【原文】人有詈人而人不答者,人必有所容也《袁氏世范》世范卷中 處己·凡事不可過分

袁氏世范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袁氏世范

袁氏世范 - 世范卷中 處己·凡事不可過分

袁氏世范

世范卷中 處己·凡事不可過分

【原文】人有詈人而人不答者,人必有所容也。

不可以為人之畏我,而更求以辱之。

為之不已,人或起而我應,恐口噤而不能出言矣。

人有訟人而人不校者,人必有所處也。

不可以為人之畏我,而更求以攻之。

為之不已,人或出而我辨,恐理虧而不能逃罪也。

【譯述】有人辱罵別人而別人不與理會,這個人一定涵養高容忍了他。

我們不能認為這是別人懼怕我們,而進一步去侮辱他。

如果總是這樣做,人家就有可能起來反擊我們,到那時我們恐怕就會嚇得說不出話來了。

有人和別人爭訟,而別人不計較,這是別人有他自己的考慮。

我們不要認為別人是畏懼我們,而進一步去攻擊人家。

攻擊個沒完沒了,人家站出來和我們辯論,我們恐怕就會理虧而不能逃避罪責了。

【評析】世上往往有那麼一種品德修養差的人,喜歡得寸進尺,侮慢了別人,別人不與理采,他不知這是人家對他的包容,反倒認為別人害怕他,更加助長了他的囂張氣陷。

可是人的容忍必竟是有限度的,他激怒了人家,難免要自討苦吃。

凡事不要做得太過分,無論是一個普通百姓,還是一個國家的當權者都是這樣。

北宋時期,奸臣當道,政治黑暗,人民生活困苦不堪,因此許多英雄好漢都被「逼上梁山」。

林沖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

太尉高俅的兒子高衙內看中了林沖的媳婦,幾次想要強行霸佔,都未得手,於是設下一條毒計,以「看刀」為借口,誘騙林沖誤入軍機重地白虎堂,借此判罰林沖充軍滄州。

林沖本想服完刑後再返回京城,但高俅一夥人不肯善罷干休,非要制林沖於死地。

派陸虞侯雪夜火燒草料場,幸好林沖當晚寄住在一所廟裡,逃過此難。

林沖怒不可遏,殺了陸虞候,被逼上梁山,走上了反叛道路。

高俅一夥人自認為重權在握,喪盡天良,欺人太甚,把無數英雄好漢逼上梁山,燃起了農民起義的烈火。

馬克思主義認為事物發展有一個「度」,超過了這個「度」,就要由量變達到質變。

事物的性質也就隨之改變了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事也要把握一個「度」,這樣才能保持一團一 結和睦的社會關係,有利於我們的學習 和工作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袁氏世范》未分類項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【原文】人有詈人而人不答者,人必有所容也《袁氏世范》世范卷中 處己·凡事不可過分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