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外文言文
徐弘祖《游五台山日記》原文及翻譯
徐弘祖
【原文】
癸酉七月二十八日,出都為五台游。
越八月初四日,抵阜平南關。
山自唐縣來,至唐河始密,至黃葵漸開,勢不甚穹窿矣。
從阜平西南過石樑,西北諸峰復嵱樅起。
循溪左北行八里,小溪自西來注,乃捨大溪,溯西溪北轉,山峽漸束。
又七里,飯於太子鋪。
北行十五里,溪聲忽至。
回顧右崖,石壁數十仞,中坳如削瓜直下。
上亦有坳,乃瀑布所從溢者,今天旱無瀑,瀑痕猶在削坳間。
離澗二三尺,泉從坳間細孔氾濫出,下遂成流。
再上,逾鞍子嶺。
嶺上四眺,北塢頗開,東北、西北,高峰對峙,俱如仙掌插天,惟直北一隙少殺。
復有遠山橫其外,即龍泉關也,去此尚四十里。
嶺下有水從西南來,初隨之北行,已而溪從東峽中去。
復逾一小嶺,則大溪從西北來,其勢甚壯,亦從東南峽中去,當即與西南之溪合流出阜平北者。
余初過阜平,捨大溪而西,以為西溪即龍泉之水也,不謂西溪乃出鞍子嶺坳壁,逾嶺而復與大溪之上流遇,大溪則出自龍泉者。
溪有石樑曰萬年,過之,溯流望西北高峰而趨。
十里,逼峰下,為小山所掩,反不睹嶙峋之勢。
轉北行,向所望東北高峰,瞻之愈出,趨之愈近,峭削之姿,遙遙逐人,二十里之間,勞於應接。
是峰名五巖寨,又名吳王寨,有老僧廬其上。
已而東北峰下,溪流溢出,與龍泉大溪會,土人構石樑於上,非龍關道所經。
從橋左北行八里,時遇崩崖矗立溪上。
又二里,重城當隘口,為龍泉關。
【註釋】1癸酉:崇禎六年,1633年。
2石樑:石橋。
3嵱樅(yōngsǒng):上下眾多的樣子。
4殺:減少,收束。
【譯文】
癸酉年七月二十八日從都城出發去遊覽五台山。
到八月初四日,來到阜平縣南關。
山從唐縣伸來,延伸到唐河開始密集,到黃葵又漸漸敞開,山勢不太高大。
從阜平縣往西南走過石橋,西北眾多的山峰又高低起伏地聳起來。
沿著溪流左岸往北行八里,有條小溪從西邊流來注入,於是離開大溪,溯西邊的小溪往北轉,山谷漸漸狹窄。
又走了七里,在太子鋪吃飯。
往北行十五里,忽然聽到溪流聲。
回頭看右邊的山崖,數十丈高的石壁,中間的坳像削瓜一樣的直直下去。
崖上面也有坳,是瀑布所流經的地方,今年天旱沒有水,但瀑布沖瀉的痕跡仍留在削坳之間。
離澗底二三尺,泉水從坳間的小孔中氾濫而出,往下匯成溪流。
再往上走,越過鞍子嶺。
在嶺上眺望四周,北面的山塢比較開闊,東北、西北,高峰對峙,山峰都像直插雲天的仙人巨掌,只有正北的一隙山塢稍微差一些。
再遠處還有山橫貫在群峰之外,那就是龍泉關,距離這裡還有四十里。
嶺下有股從西南流來的溪水,我開始順著溪水往北走,不久溪水從東邊峽谷中流走。
我又翻過一座小嶺,就有一條從西北流來的大溪,水勢很壯觀,也是從東南峽谷中流走,想來應該是和西南流來的小溪匯合,然後流出阜平縣北。
我當初經過阜平縣時,離開大溪往西走,以為西邊的溪流是龍泉關流來的,沒有想到溪水卻是出自鞍子嶺坳壁,我翻過嶺後又與大溪的上游相遇,大溪才是從龍泉關流出的。
溪流上的石橋名萬年,過了橋,溯溪流,遙望著西北的高峰奔趕。
行十里,走近高峰下,峰被小山掩映,反而看不見那山石重疊、高低不平的氣勢。
轉朝北走,剛才所看到東北邊的高峰,越看越突出,趨之越近,那高峻陡峭的形態,像遠遠地追隨人而來似的,二十里路程之間,都忙於觀賞應接。
這座峰名五巖寨,又名吳王寨,有個老僧人在峰上居祝不久來到東北邊的高峰下,溪水往外流淌,和龍泉關流來的大溪會合,當地人在溪上搭有石橋,但不是去龍泉關要過的路。
從石橋左邊行八里,不時地遇到崩塌的崖石矗立在溪邊。
又走二里,一座重鎮位於關隘口,這就是龍泉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