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病根原【原文】婦人之病,多在肝脾兩經,土濕木郁,《四聖心源白話解》卷十婦人解 11.2 雜病根原

四聖心源白話解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四聖心源白話解

四聖心源白話解 - 卷十婦人解 11.2 雜病根原

四聖心源白話解

卷十婦人解 11.2 雜病根原

雜病根原

【原文】

婦人之病,多在肝脾兩經,土濕木郁,生氣不達,奇邪十婬十泆,百病叢生。

而十陽十虛積冷者多,十陰十虛熱結者少,以其燥十熱在肝膽,濕寒在脾腎,土濕木郁而生表熱者十之八九,土燥水虧而生裡熱者百無一二也。

【翻譯】婦人的病,多在肝脾兩經,土濕木郁,生氣不達,特殊的邪氣十婬十亂,百病叢生。

而十陽十虛積冷的居多,十陰十虛熱結的少,因為她燥十熱在肝膽,濕寒在脾腎,土濕木郁而產生表熱的十之八九,土燥水虧而產生裡熱的百無一二。

帶下

【原文】

帶下者,十陰十精十之不藏也。

相火下衰,腎水澌寒,經十血凝瘀,結於少腹,阻格十陰十精十上濟之路,腎水失藏,肝木疏洩,故十精十液十婬十泆,流而為帶。

帶者,任脈之十陰十旺,帶脈之不引也。

五臟之十陰十精十,皆統於任脈,任中十陽十秘,帶脈橫束,環腰如帶,為之收引,故十精十斂而不十洩,任脈寒冱,帶脈不引,十精十華流十溢,是謂帶下。

水下洩則火上炎,故多有夜熱十毛十蒸,掌煩口燥之證。

而下寒上熱之原,則過不在於心腎,而在於脾胃之濕。

蓋氣根於腎,坎之十陽十也,升於木火,而藏於肺;血根於心,離之十陰十也,降於金水,而藏於肝。

金十性十收斂而木十性十生發,金隨胃降,收斂之政行,離十陰十下潛,而化濁十陰十,是以氣涼而水暖;木從脾升,生發之令暢,坎十陽十上達,而化清十陽十,是以血十溫十而火清。

十陽十不郁則熱不生,十陰十不郁則寒不作也。

土濕則脾胃不運,十陰十陽十莫十十交十十,十陽十上郁而熱生於氣,十陰十下郁而寒生於血,血寒,故凝澀而瘀結也。

仲景十溫十經一湯,十溫十中去濕,清金榮木,活血行瘀,誠為聖法。

至於瘀血堅凝,則用土瓜根散,十精十液滑洩,則用礬石丸,法更密矣。

【翻譯】帶下病,十陰十精十的不收藏。

相火下衰,腎水冷寒,經十血凝瘀,凝結在小腹,阻格十陰十精十上行的路,腎水失藏,肝木疏洩,所以十精十液十婬十亂,流下去為白帶。

白帶,任脈的十陰十氣旺盛,帶脈的不能約束。

五臟的十陰十精十,都統領於任脈,任脈中十陽十氣秘固,帶脈橫向約束,環腰如帶,為之十穴十(經十穴十別名,出《醫學原始》,即長強)收縮,所以十精十收斂而不十洩,任脈極寒,帶脈不收縮,十精十華流十溢,這就是白帶下。

水下洩則火上炎,所以大多有夜間熱和出汗,手心腳心煩燥、口乾舌燥的病證。

而下寒上熱的原因,卻過錯不在於心腎,而在於脾胃的濕。

因為氣的根源在腎,坎十陽十,升於木火,而藏於肺;血根源於心,離十陰十,降於金水,而藏於肝。

金十性十收斂而木十性十生發,金隨胃降,收斂的功能發揮,離十陰十下潛,而化濁十陰十,所以氣涼而水暖;木從脾升,生發的功能通暢,坎十陽十上達,而化清十陽十,所以血十溫十而火清。

十陽十不郁則熱不生,十陰十不郁則寒不發作。

土濕則脾胃不運轉,十陰十陽十不十十交十十,十陽十上郁而熱產生於氣,十陰十下郁而寒產生於血,血寒,所以凝澀而瘀結。

仲景的十溫十經一湯,十溫十中去濕,清金榮木,活血行瘀,實在為聖明的方法。

至於瘀血堅凝,則用土瓜根散,十精十液滑洩,則用礬石丸,方法更嚴密了。

【原文】

十溫十經湯

人參三錢 甘草二錢 乾薑三錢 桂枝三錢 茯苓三錢 丹皮三錢 當歸三錢 阿膠三錢 麥冬三錢 芍葯三錢 芎窮二錢茱萸二錢 半夏三錢煎一杯,十溫十服。

治婦人帶下,及少腹寒冷,久不受胎,或崩漏下血,或經來過多,或至期不來。

十陰十精十流瀉,加牡蠣;瘀血堅十硬,加桃仁、鱉甲。

【翻譯】十溫十經湯

人參11克 甘草7克 乾薑11克 桂枝11克 茯苓11克丹皮11克 當歸11克 阿膠11克 麥冬11克 芍葯11克 芎窮7克 茱萸7克 半夏11克煎一杯,十溫十服。

治療婦人帶下,及小腹寒冷,久不受胎,或崩漏下血,或經來過多,或至期不來。

十陰十精十流瀉,加牡蠣;瘀血堅十硬,加桃仁、鱉甲。

{解讀}帶下,婦女常見病、多發病。

帶下病是指帶下量明顯增多,色、質、氣味異常,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狀。

造成白帶病的原因很多,十陰十道炎、宮十頸糜爛、宮十頸炎或盆十腔炎引起。

如滴蟲十性十陰十道炎、黴菌十性十陰十道炎、老年十性十陰十道炎、子十宮十頸糜爛、子十宮十頸息肉、子十宮內膜炎、宮十頸癌等。

臨十床十表現常見白帶增多、綿綿不斷、腰痛、神疲等,或見赤白相兼,或五色雜下,或膿濁樣,有臭氣。

若腐臭難聞,當警惕是否有癌變。

[辨證論治]1.脾虛濕困證:帶下量多色白,質粘十稠,無臭氣,綿綿不斷,面色淡白或萎黃,四肢不十溫十,十精十神疲倦,噁心納少,便溏,兩足跗腫,舌淡胖,苔白膩,脈緩弱。

健脾滲濕。

2.胞宮虛寒證:白帶清冷,量多,質稀如水,或透明如雞子清,有腥氣,日久不止,腰酸如折,小腹冷感,小十便清長,夜間尿多,大便溏薄,面色晦暗,舌質淡,苔薄白,脈沉遲。

暖宮散寒、祛濕止帶。

3.胞宮濕十熱證:帶下粘十稠量多,色黃綠如膿,或挾血液,或渾濁如米泔,有腥穢臭氣,十陰十中灼十熱瘙癢,或小腹痛,小十便短黃,或有腹部掣痛,口苦咽干,舌質紅,苔黃膩,脈濡數或滑數。

清熱解毒、除濕止帶。

4.瘀滯胞宮證:帶下赤白,少腹脹痛或刺痛,行經困難,舌質紫暗,脈弦澀。

活血行滯止帶。

5.十陰十虛內熱證:帶下色黃或赤,十陰十中灼十熱,頭暈耳鳴,心煩失眠,手足心燒,腰酸,口燥咽干,舌紅少苔,脈細數。

滋十陰十清熱。

骨蒸(結核)

【原文】

骨蒸者,肝木之不達也。

肝木生於腎水,十陽十根在水,春氣一十十交十十,隨脾土左升,則化肝木。

木氣升發,和煦十溫十暢,及臻夏令,水中之十陽十,盡達於九天,則木化而為火。

木火生長,是以骨髓清涼,下熱不生。

水寒土濕,肝木不升,十溫十氣下郁,陷於腎水,則骨蒸夜熱,於是病焉,以腎主骨也。

肝木郁陷,而生下熱,則膽木沖逆,而生上熱。

肝木下陷,必克脾土,膽木上逆,必克胃土,脾胃俱病,上不能容而下不能化,飲食減損,肌肉消瘦,淹滯纏十綿,漸至不起。

庸醫不解,以為十陰十虛,率以滋十陰十瀉熱之劑,愈敗土氣,土敗十陽十傷,無有不死也。

是宜燥土暖水,升達木氣,木郁條達,熱退風清,骨蒸自愈。

原非十陰十虛血熱之證,清涼之品,未可過用,以伐中氣也。

【翻譯】骨蒸(自覺身十體發十熱,其熱很深,好像從骨髓蒸發出來,不易退去的表現,即結核),肝木的不通達。

肝木生於腎水,十陽十根在水,春氣一十十交十十,隨脾土左升,則化肝木。

木氣升發,和煦十溫十暢,等到夏天,水中的十陽十氣,全部到達頭頂,則木化而為火。

木火生長,所以骨髓清涼,下熱不生。

水寒土濕,肝木不升,十溫十氣下郁,陷於腎水,則是骨蒸夜熱,於是病了,因為腎主骨。

肝木郁陷,而生下熱,則膽木沖逆,而生上熱。

肝木下陷,必克脾土,膽木上逆,必克胃土,脾胃俱病,上不能容而下不能化,飲食減損,肌肉消瘦,淹滯纏十綿,漸漸到起不來了。

庸醫不理解,以為是十陰十虛,輕率的用滋十陰十瀉熱的藥物,越發的衰敗土氣,土敗十陽十傷,沒有不死的。

所以適宜用燥土暖水,升達木氣,木的鬱積條理通達,熱退風清,骨蒸自然就痊癒了。

本來不是十陰十虛血熱的病證,清涼的藥品,不可以錯誤的使用,用就殺伐中氣。

【原文】

苓桂柴十胡十湯

茯苓三錢 甘草二錢 丹皮三錢 桂枝三錢 芍葯三錢 柴十胡十三錢 半夏三錢煎大半杯,十溫十服。

熱蒸不減,加生薑、黃芩;蒸退即用乾薑、附子,以十溫十水土。

【翻譯】苓桂柴十胡十湯

茯苓11克 甘草7克 丹皮11克 桂枝11克 芍葯11克柴十胡十11克 半夏11克煎大半杯,十溫十服。

熱蒸不減,加生薑、黃芩;蒸退即用乾薑、附子,以十溫十水土。

{解讀}骨蒸病又稱結核病,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十性十傳染病,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,但以肺結核最為常見。

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乾酪樣壞死,易形成空洞。

臨十床十上多呈慢十性十過程,少數可急起發病。

常有低熱、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、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。

結核俗稱「癆病」,是結核桿菌侵入體內引起的感染,是青年人容易發生的一種慢十性十和緩發的傳染病。

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,15歲到35歲的青少年是結核病的高發峰年齡。

潛伏期4~8周。

其中80%發生在肺部,其他部位(頸淋巴、腦膜、腹膜、腸、皮膚、骨骼)也可繼發感染。

主要經呼吸道傳播,傳染源是接觸排菌的肺結核患者。

解放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結核已基本控制,但近年來,隨著環境污染和艾滋病的傳播,結核病又捲土重來,發病率愈演愈烈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四聖心源白話解》古代醫書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雜病根原【原文】婦人之病,多在肝脾兩經,土濕木郁,《四聖心源白話解》卷十婦人解 11.2 雜病根原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