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弘令1陶潛故人齋酒2,要3潛於栗裡4《課外文言文》陶淵明酒趣(註釋及譯文)

課外文言文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課外文言文

課外文言文 - 陶淵明酒趣(註釋及譯文)

課外文言文

陶淵明酒趣(註釋及譯文)

王弘令1陶潛故人齋酒2,要3潛於栗裡4。

潛有腳病,使一門生二兒5舉籃輿(yu)6。

及7見,欣然便共飲,俄頃弘至,亦無忤(wǔ)8也。

九月九日陶潛無酒,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。

逢王弘送酒至,即便就酌9,醉而後歸。

陶潛不解聲音,而畜十素琴⑾一張,每有酒,輒撫弄以寄意。

潛素真率,郡守候潛,酒熟,取頭上葛巾漉(lu)酒⑿,畢,還復著之。

【註釋】

1王弘:字休元,南朝宋臨沂(山東臨沂)人。

宋武帝召補鎮軍咨議參軍,封華容縣公,元嘉中進位太保。

陶潛:東晉大詩人,一名淵明,字元亮,私謚靖節,潯一陽一柴桑(今一江一 西九一江一 )人。

曾任一江一 州祭酒,鎮軍參軍,鼓澤令等職,後離職歸隱,有《陶淵明集》。

2齋酒:置備酒食。

3要:同「邀」,邀請。

4栗裡:在一江一 西九一江一 縣西南,在陶淵明故里柴桑與廬山之間。

5二兒:二位差人。

6舉籃輿:抬竹轎。

7及:等到。

8忤:違逆;牴觸。

9就酌:拿著就飲。

十畜:同「蓄」,收藏。

⑾素琴:沒有裝飾的琴。

⑿漉:滲出、漉過。

【譯文】

王弘請陶潛有老朋友置酒食,邀請陶潛到栗裡(來)。

陶潛有腳病,(王弘)特派一門生和二位差人用竹轎將他抬來。

等到與故友相見,就很高興地喝酒。

過一會兒王弘(才)到,與陶潛的關係並沒有什麼牴觸。

九月九日陶潛(家)沒酒了,走出家門獨坐在屋邊的菊花叢中很長時間,恰逢王弘送酒來,馬上就地喝起來,(直到)醉後方歸。

陶潛不甚理解音律。

然而卻收藏素琴一張,每當有酒,總是撫奏素琴以寄托他的胸臆。

陶潛平素真誠坦率。

九一江一 郡太守探望陶潛,(正好)遇到(新)酒釀熟,(就)取下頭上的葛巾,拿來濾酒,(濾)完,又戴回到頭上。

[簡說]

「酒外乾坤大,壺中日月長」,千百年來多少個文人墨客飲酒吟誦、借酒明志,留下千古佳話:「詩仙」李白「鬥酒詩百篇」、「舉杯邀明月」,因有酒;「醉翁」歐一陽一修天樂地樂、山樂水樂,固有酒;「豪放大家」蘇東坡「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」,也因有酒……

這裡陶淵明以酒寄意,陳暄嗜酒論酒,也因有酒。

前文寫陶淵明與友共飲之豪爽,以琴寄意之遣懷以及親釀新酒之真率。

寫出了厭惡官一場,離職歸隱故里的陶淵明酒中之趣:豪爽、真誠、坦率。

後文的陳暄嗜酒沉湎且豪言論酒,真可謂「醉翁之意不在酒」,「在乎『暄之複雜心境』也」——論酒之時,以酒喻水,於是有「水可載舟,也可覆舟」之言;以酒喻兵,於是有「兵可千日而不用,不可一日而不備。

酒可千日而不飲,不可一飲而不醉」之語;以酒論政,於是有「政方其醒可及,其醉不可及」之論……是多麼的一精一辟恰當!

看來,陶、陳二位不僅僅是酒之知已,更是人中俊傑!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課外文言文》未分類項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王弘令1陶潛故人齋酒2,要3潛於栗裡4《課外文言文》陶淵明酒趣(註釋及譯文)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