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熹shengrixunfāngsishuǐbīn勝日尋芳泗水濱,wubiānguāngjǐ《課外文言文》春日(題解·註釋·今譯·賞析)

課外文言文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課外文言文

課外文言文 - 春日(題解·註釋·今譯·賞析)

課外文言文

春日(題解·註釋·今譯·賞析)

朱熹

sheng rixunfāngsishuǐbīn

勝日尋芳泗水濱,

wubiān guāngjǐngyīshixīn

無邊光景一時新。

děng xianshidedōng fēng mian

等閒識得東風面,

wanzǐqiān hong zǒngshi chūn

萬紫千紅總是春。

作者背景

朱熹(1130-1200),南宋哲學家。

字元晦(hui),一字仲晦,號晦庵,別稱紫一陽一,徽州婺(今一江一 西婺源)人。

他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,也寫過一些好詩,善於寓哲理於形象,以《春日》、《觀書有感》等較著名。

注詞釋義

勝日:風光美好的日子。

尋芳:游賞美景。

泗水:河名,流經山東曲阜一帶。

濱:水邊。

等閒:輕易,隨便。

總是:都是。

古詩今譯

良辰探尋美景在泗水之濱,無限的風光景物煥然一新。

輕易便能識得東風的妖面,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芳春。

名句賞析——「萬紫千紅總是春。」

首句點明出遊的時令、地點,下三句寫「尋芳」的所見所識。

春回大地,詩人耳目一新。

正是這新鮮的感受,使詩人認識了東風。

彷彿是一夜 東風,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;而百花爭艷的景象,不正是生機勃勃的春一光 嗎?詩人由「尋」而「識」,步步深化,統率全詩的則是一個「新」字。

但泗水在山東,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傳道;而南宋時那地方早已淪陷於金國,朱熹怎能去游春呢?原來這是一首哲理詩。

詩中的「泗水」暗喻孔門,「尋芳」暗喻求聖人之道,「東風」暗喻教化,「春」暗喻孔子倡導的「仁」。

這些意思如果用哲學講義式的語言寫出來,難免枯燥乏味。

本詩卻把哲理融化在生動的形象中,不露說理的痕跡。

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。

當然,如果讀者全不理會那些哲理,只把它當作一首游春詩來欣賞,那也是讀者的權利,朱熹是無可奈何的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課外文言文》未分類項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朱熹shengrixunfāngsishuǐbīn勝日尋芳泗水濱,wubiānguāngjǐ《課外文言文》春日(題解·註釋·今譯·賞析)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