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古台搖落1後,秋入望鄉心《課外文言文》劉長卿《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》原文、譯文及鑒賞

課外文言文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課外文言文

課外文言文 - 劉長卿《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》原文、譯文及鑒賞

課外文言文

劉長卿《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》原文、譯文及鑒賞

原文

古台搖落1後,秋入望鄉心。

野寺2來人少,雲峰隔水深。

夕一陽一依舊壘3,寒磬4滿空林。

惆悵南朝5事,長一江一 獨自今。

[1]

1搖落:零落,凋落。

指秋來草木衰謝。

2野寺:位於偏地的寺廟。

這裡指吳公台上寺。

3舊壘:指吳公台。

壘:軍事工事。

按吳公台本為陳將吳明徹重築的一弩一台。

4寒磬:寒空中傳來的磬聲。

5南朝:宋、齊、梁、陳,據地皆在南方,故名。

惆悵:失意。

[1]

譯文

登上吳公台,觀賞這零落的古跡,秋景秋意,勾起了我懷鄉的心情。

荒山野寺,來此旅遊的人太少了,因為山太高水太深,隔斷了路程。

夕一陽一映著吳公台舊壘,依依不去,空蕩的山林中,迴響清冷的磬聲。

南朝舊事早成陳跡,真叫人惆悵,唯獨這長一江一 ,自古至今奔流不停。

鑒賞

這是一首詠懷古跡的弔古詩。

首聯是寫因觀南朝古跡吳公台而發感慨,即景生情。

第二聯一寫近景,一寫遠景,第三聯以夕一陽一襯舊壘,以寒磬襯空林,舊日輝煌的場所如今是衰草寒煙,十分淒涼。

在一個秋風蕭瑟的日子裡,詩人登上南朝舊壘吳公台。

台上的寺廟已經荒涼,人蹤稀少;遠望山巒,皆在雲罩霧繚之中。

傍晚的太一陽一沿著舊日的堡壘緩緩下落,寺院中傳出的鐘磬之一聲 慢慢向空林中擴散。

秋風四起,這鐘磬之一聲 也似帶有一種寒意。

南朝故跡尚存,人去台空,只有長一江一 之水,在秋日的夕一陽一中獨自流淌。

末聯寫一江一 山依舊,人物不同。

[2]

作者簡介

劉長卿(709~786),字文房,唐代詩人。

宣城(今屬安徽)人。

以五言律詩擅長,唐玄宗天寶年間(公元742年1月~756年7月)進士。

唐肅宗至德年間(公元756年7月~758年2月)任監察御史、長洲縣尉,貶嶺南巴尉,後返,旅居一江一 浙。

後來唐代宗任命他為轉運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轉運留後,被誣再貶睦州司馬。

他生平坎坷,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,但也反映了安史亂後中原一帶荒涼凋敝的景象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課外文言文》未分類項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原文古台搖落1後,秋入望鄉心《課外文言文》劉長卿《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》原文、譯文及鑒賞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