睪丸炎臨床上有急性化膿性睪丸炎和腮腺炎性《自我調養巧治病》睪丸炎的自我調養方法

自我調養巧治病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自我調養巧治病

自我調養巧治病 - 睪丸炎的自我調養方法

自我調養巧治病

睪丸炎的自我調養方法

睪丸炎臨床上有急性化膿性睪丸炎和腮腺炎性睪丸炎兩種,前者屬中醫學「子癰」的範疇,後者屬「卵子瘟」的範疇。

急性化膿性睪丸炎起病急驟,初起僅感陰囊脫痛和下墜感,不久出現腫脹和劇烈疼痛,並向腹股溝和下腹部放射。

一側陰囊紅腫灼熱,皮膚緊張光亮,睪丸腫大,質地堅硬,壓痛明顯。

若本病未能完全治癒可轉為慢性病變,發作時起病緩慢,睪丸逐漸腫大,可觸及硬結,疼痛輕微,偶感酸脹,陰囊不紅不熱,病程常達數月至數年,無明顯全身症狀。

腮腺炎性睪丸炎,多繼發於腮腺腫痛之後5~7天,可同時出現高熱、寒戰、噁心、嘔吐,睪丸紅腫熱痛,壓痛明顯,但不化膿。

(一)起居調養法

注意個人衛生,特別是陰部衛生,勤用溫熱開水清洗陰部,性生活應禁止。

調暢情志,注意休息,急性期應臥床休息,用布帶托起陰囊。

(二)飲食調養法

患者忌食辛辣及酸味食品,宜於半流質或軟食。

以下二則食療方可選用。

(1)綠豆衣10克,銀花15克,衝開水代茶飲,每日1劑。

(2)綠豆50克,白朮30克,海帶20克,白糖適量。

先煮綠豆及海帶至熟,再入米煮成粥,加糖調食。

(三)藥物調養法

1.抗生素治療

急性化膿性睪丸炎急性期應進行抗生素治療,可選青黴素、氨苄黴素、紅黴素或先鋒黴素等。

2.中醫分型治療

(1)濕熱下注型:睪丸腫痛,陰囊灼熱,皮膚發紅,痛甚連及少腹,發熱惡寒、尿赤便干,舌紅,苔黃膩,脈弦數。

常用方:枸橘湯加減。

山梔10克,黃芩10克,金銀花10克,連翹10克,柴胡10克,澤瀉10克,枸橘10克,川楝子10克,荔枝核10克,玄胡10克。

成膿者加穿山甲15克,白芷10克,皂刺10克。

常用中成藥:龍膽瀉肝丸,六一散。

(2)氣滯血瘀型:睪丸腫大,捫之堅硬,疼痛輕微,日久不愈,陰囊腫大,皮色不變,亦不灼熱,舌質暗紅,或舌邊有淤點,脈弦細澀。

常用方:復元活血湯加減。

大黃10克,當歸10克,桃仁10克,紅花10克,穿山甲10克,瓜蔞根15克,柴胡10克,甘草5克,腫甚者加橘核10克,荔枝核10克。

常用中成藥:橘核丸合田七片或雲南白藥。

(3)氣血虧虛型:睪丸腫大,纏綿難愈,或潰後流清稀膿,陰囊不紅不熱,疼痛不甚,神疲乏力,頭暈目弦,面色萎黃,舌淡,苔白,脈細弱。

常用方:十全大補湯加減。

黃芪20克,黨參15克,茯苓15克,白朮10克,熟地15克,枸杞子15克,菟絲子15克,當歸10克,白芍15克,甘草5克。

可加穿山甲10克,蒲公英15克。

常用中成藥:十全大補丸、歸脾丸。

(4)肝腎陰虛型:睪丸逐漸腫大,疼痛較輕,偶感酸脹,陰囊不紅不熱,將潰皮色褐紅,潰後膿水稀薄,收口極慢,腰膝酸軟,五心煩熱,潮熱盜汗,舌紅,少苔,脈細數。

常用方:六味地黃丸加減。

熟地15克,山茱萸15克,茯苓15克,淮山15克,澤瀉10克,丹皮10克,加半夏10克,夏枯草15克,橘核10克,荔枝10克。

常用中成藥:六味地黃丸、二至丸。

3.外治法

(1)如意金黃散6克,用適量雞蛋清或蜂蜜或凡士林調勻,敷於陰囊,紗布包裹,每日換藥1次。

用於急性期。

(2)潰後用八二丹或九一丹藥線引流,以金黃膏蓋貼,膿盡後用生肌玉紅膏。

4.單方驗方

(1)魚腥草60克,水煎,待涼後外洗陰囊,每日1~2次。

(2)夏枯草、昆布、白花蛇舌草各20克,黃柏、知母、丹參、牛膝、桃仁各10克,紅花8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
(3)蒲公英25克(鮮品60克),敗醬草30克(鮮品60克),金銀花15克,苦瓜(或絲瓜)15克。

水煎服,每日1劑,分2次服。

感冒的自我調養方法 支氣管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大葉性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肺膿腫的自我調養方法 慢性胃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自我調養方法 胃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 膈肌痙攣的自我調養方法 胰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細菌性痢疾的自我調養方法 乙型肝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心律失常的自我調養方法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自我調養巧治病》古代醫書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睪丸炎臨床上有急性化膿性睪丸炎和腮腺炎性《自我調養巧治病》睪丸炎的自我調養方法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