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子曰:「不有祝鮀之佞1而有宋朝2之美,難乎免於《論語解讀》口才可以免禍

論語解讀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論語解讀

論語解讀 - 口才可以免禍

論語解讀

口才可以免禍

【原文】

子曰:「不有祝鮀之佞1而有宋朝2之美,難乎免於今之世矣!」

【註釋】

1祝鮀(tuo);衛國大夫,字子魚。

據《左傳》記載,他很有口才。

2佞:口才。

3宋朝:指宋國的公子朝,以美貌著稱。

《左傳》昭公二十年和定公十四年都有他因美貌而惹禍的記載。

【譯文】

孔子說:「沒有祝鮀那樣的口才,卻有宋國公子朝那樣的美貌,是很難免禍於當今社會的啊!」

【讀解】

反過來說,如果既有宋國公子朝那樣的美貌,又有祝鮀那樣的口才,是不是就可以免禍於當時的社會了呢?

也許是吧。

據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記載,當謀士陳軫與張儀同在秦惠王手下任職時,張儀向秦王中傷陳軫,說陳軫向楚國提一供國家機密,並準備投降叛國到楚國去。

秦王於是把陳軫叫來,要他解釋解釋這是怎麼一回事,說得清楚沒事,說不清楚則把腦袋留下。

陳軫不慌不忙地回答說:「如果我真向楚國出賣情報,楚王會用我嗎?」

接下來,陳軫向秦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:一個楚人有兩個妻子,另一個男人去勾一引他的妻子。

當這人去勾一引年齡稍大的妻子時,遭到了痛罵,當這人去勾一引年輕一點的妻子時,卻獲得了成功。

不久,這兩個女人的丈夫死了,當有人問那個男人要娶哪個女人做妻子時,那個男人卻說要娶年齡稍大一點的做妻子。

因為他認為那個年齡稍大一點的做妻子才可靠,而那個年輕一點的,既然可以背叛她原來的丈夫,不也同樣可以背叛新的丈夫嗎?講完這個故事後,陳款對秦王說:「如果我真向楚國出賣情報,不就像那個年輕一點的妻子嗎?楚王怎麼會信任我呢?」

秦王覺得陳翰的說法很有道理,便更加信任陳輪,而不理會張儀的中傷了。

這就是口才免禍的實例。

而這一類的例子,在歷史記載中可以說是太多了。

所以,口才的確可以免禍。

值得我們注意的是,就孔子來說,雖然也知道口才的重要一性一,尤其是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重要一性一。

但他實際上並不太讚賞口才好的人。

這不僅從他多次強調「敏於事而慎於言」,譴責「巧言令色,鮮矣仁』可以看出來,而且,當有人說冉雍有仁德沒有口才時,孔子態度很明確地說:「何必要有口才呢?靠口才對付人,常常惹人討厭。」

(《公冶長》)

可見孔子感歎沒有口才難以免禍實際上是一種不滿之情,是針對不一良社會現象而發出的牢騷,只不過是「怨而不怒」罷了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論語解讀》諸子百家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【原文】子曰:「不有祝鮀之佞1而有宋朝2之美,難乎免於《論語解讀》口才可以免禍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