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基飲泉亭記【明】劉基【原文】1昔司馬《課外文言文》劉基《飲泉亭記》原文及翻譯

課外文言文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課外文言文

課外文言文 - 劉基《飲泉亭記》原文及翻譯

課外文言文

劉基《飲泉亭記》原文及翻譯

劉基

飲泉亭記

【明】劉基

【原文】

1昔司馬氏有廉臣焉,曰吳君隱之,出刺廣州,過貪泉而飲之,賦詩曰:「古人云此水,一歃杯千金。

試使夷齊飲,終當不易心。」

其後,隱之卒以廉終其身,而後世之稱廉者,亦必曰「吳刺史」焉。

有元憲副吳君為廣西時,名其亭曰「飲泉」,慕刺史也,而憲副之廉,卒與刺史相先後。

2至正十四年,憲副之孫以時,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書「飲泉亭」三字,征予言。

予舊見昔人論刺史飲泉事,或病其為矯心,甚不以為然。

夫君子以身立教,有可以植正道,遏邪說,正人心,揚公論,皆當見而為之,又何可病而譏之哉?

3人命之修短繫乎天,不可以力爭也,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,人心之貪與廉,自我作之,豈外物所能易哉?向使有泉焉,曰飲之者死,我乃奮其不畏之氣,冒而飲之,死非我能奪也,而容有死之理而強飲焉,是矯也,是無益而沽名也,則君子病而不為之矣。

大丈夫之心,仁以充之,禮以立之,驅之以刀劍而不為不義屈,臨之以湯火而不為不義動,夫豈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?

4人之好利與好名,皆蠱於物者也,有一焉,則其守不固,而物得以移之矣。

若刺史,吾知其決非矯以沽名者也,惟其知道,明而自信,篤也,故飲之以示人,使人知貪廉之由乎內,而不假乎外,使外好名而內貪濁者,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。

夫是之謂植正道,遏邪說,正人心,揚公論,真足以啟愚而立懦,其功不在伯夷、叔齊下矣。

……(《誠意伯文集》卷六)

【譯文】

從前西晉有一個廉潔的官員,名叫吳隱之,出任廣州刺史,經過貪泉飲水,賦詩說:「古人說此水,飲一杯值千金。

如果讓伯夷、叔齊來飲,應當是始終不變心的。」

後來吳隱之最終以其廉潔自律而終其一生。

後人稱道廉潔之士時,也一定會稱(他)為「吳刺史」。

元代憲副吳君任職廣西時,把(貪泉邊)的亭子命名為「飲泉」,是欽慕吳刺史的(緣故);而憲副的廉潔,最終可與吳刺史相提並論。

至正十四年,憲副的孫子吳以時,拿著以前的征士京兆杜伯原所寫的「飲泉亭」三個字,來徵求我的意見(向我求取文章)。

我過去看過前人談論吳刺史飲泉的事,有人指責他矯情(或「故作姿態」,「掩飾真心」),很不認為他的行為是對的。

君子用自身的行為來樹立榜樣,能用來培植正道,遏制邪說,匡正人心,弘揚公道的,(大家)都應當看到並且學習 ,又怎麼可以指責並譏諷他呢?

一個人的壽命長短是上天決定的,不可以憑借人力爭取就能得到的。

然而做惡事或善事,卻是由自己決定的。

人心的貪婪與清廉,是從自己內心產生的,難道是身外之物(或「外在的事物」)所能改變的嗎?假如那裡有(一口)泉水,說是喝了的人會死,我卻奮發那種無所畏懼的勇氣,冒死飲用,死亡不是我能決定的,而懷抱必死的念頭而勉強飲用,這就是矯情,這是沒有好處而是沽名釣譽,那麼君子就會指責並且不去做這樣的事。

大丈夫的心胸,要用仁義充實,要用禮儀確立,用刀劍逼迫卻不被不義之行所屈服,面對如湯似火一樣的險境而不被不義之行所撼動,那難道是一勺水所能惑亂和改變的嗎?

人們喜好名利,都是被外物所蠱惑,(好名與好利)只要有一樣,那麼(他)的操守就不能穩固,因而外物就能夠改變他了。

像吳刺史這樣的人,我知道他決不是矯情來沽名釣譽的人,只因為他深知道義,明智而自信,忠心實意,所以(他)飲了泉水來昭示世人,讓人知道貪婪與廉潔都是發自內心的,而不是借助外物的(力量)的,讓那些表面上追求名聲然而內心貪婪污濁的人,不能用借口來減輕自己的罪過,這就是所說的扶植正道,遏制邪說,匡正人心,弘揚公道,真的是能夠使愚頑的人開啟心智,使懦弱的人變得自立,他的功績不在伯夷、叔齊之下埃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課外文言文》未分類項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劉基飲泉亭記【明】劉基【原文】1昔司馬《課外文言文》劉基《飲泉亭記》原文及翻譯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