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【原文】孟子曰: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《課外文言文》《仁義禮智,我固有之》原文和翻譯

課外文言文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課外文言文

課外文言文 - 《仁義禮智,我固有之》原文和翻譯

課外文言文

《仁義禮智,我固有之》原文和翻譯

1、【原文】孟子曰: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。

先王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之政矣。

以不忍人之心,行不忍人之政,治天下可運之掌上。

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,今人乍2見孺子將人於打,皆有怵惕惻隱之心--非所以內一交一 4於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譽5於鄉一黨一 朋友也,非惡其聲而然也。

由是觀之,無惻隱之心,非人也;無 羞惡之心,非人也;無辭讓之心,非人也;無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

惻隱之心,仁之端(6)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 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

人之有是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。

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,自賊者也;謂其君不能者,賊其君者也。

凡剛端於我(7)者,知皆擴而充之矣,若人之始然(8),泉之始達。

苟能充之,足以保(9)四海;苟不充之,不足以事父母。」

【註釋】1不忍人之心;憐憫心,同情心。

1乍:突然、忽然。

3怵 惕:驚懼。

側隱:哀痛,同情。

4內一交一 ,內一交一 即結一交一 ,內同 「納」。

5要(yao)譽:博取名譽。

要同「邀」,求。

(6)端:開端,起 源.源頭。

(7)我:同「己」。

(8)然,同「燃」。

(9)保:定,安定。

【譯文】孟子說:「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。

先王由於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,所以才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。

用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,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,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裡面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。

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,是因為,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裡面去了,必然會產生驚棋同情的。

心理——這不是因為要想去和這孩子的父母拉關係,不是因為要想在鄉鄰朋友中博取聲譽,也不是因 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生這種驚懼問情心理的。

由此看來,沒有同情心,簡直不是人;沒有羞恥心,簡直不是人;沒有謙讓心,簡直不是人;沒有是非心,簡直不是人。

同情心是仁的發端;羞恥心是義的發端;謙讓心是禮的發端;是非心是智的發端。

人有這四種發端,就像有四肢一樣。

有了這四種發端卻自認為不行的,是自暴自棄的人;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,是暴棄君主的人。

凡是 有這四種發端的人,知道都要擴大充實它們,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,泉水剛剛開始流淌。

如果能夠擴充它們,便足以安定天下,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,就連贍養父母都成問題。」

2、【原文】惻隱之心,人皆有之;羞惡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

惻隱之心,仁也;羞惡之心,義也;恭敬之心,禮也;是非之心智也。

仁義禮智,非由外鑠(7)我也,我固有之也,弗思耳矣。

故曰:『求則得之,捨則失之。

【譯文】同情心,人人都有;羞恥心,人人都有;恭敬心,人人都有;是非心,人人都有。

同情心屬於仁;羞恥心屬於義;恭敬心屬於禮;是非心屬於智。

這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給我的,而是我本身固有的,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因而不覺得罷了。

所以說:『探求就可以得到,放棄便會失去。

3、【原文】孟子曰:「人之所以異於禽一獸 者幾希,(1)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。

舜明於庶物,(2)察於人倫,由仁義行。

非行仁義也。」

(3)

【註釋】(1)幾希:趙注云:「無幾也。」

(2)庶物:與庶民的涵義相近,指萬物,庶在此是眾的意思。

(3)非行仁義:趙注云:「非強力行仁義也。」

【譯文】孟子說:「人之所以不同於禽一獸 的地方很細小,普通人把它丟棄了,君予把它保留了。

舜懂得萬物的原理,明白做人的道理,依從仁義行事,不是去推行仁義。」

【段意】孟子認為,人與禽一獸 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人性,也就是仁義。

這一點本是人人都具有的,但之所以人間會有聖賢、普通人、小人之分,就因為聖賢保有了人住,而其他人則或多或少丟棄了它。

所謂「推行仁義」,是指帶有功名心去行仁義,「非以仁義為美而後勉強行之,所謂安而行之也」(朱熹《集注》)。

只有自覺地依從仁義行事,也就是像孔子所說的那樣,隨心所欲而不違反它,才算是真正保有了仁義的本性。

4、【原文】孟子曰:「萬物皆備於我矣。

(1)反身而誠,(2)樂莫大焉。

強恕而行,(3)求仁莫近焉。」

【註釋】(1)萬物皆備於我:趙注云:「謂人為成一人 以往,皆備知天下萬物,常有所行矣。」

朱熹《集注》云:「此言理之本然也,大則君臣父子、小則事物細微,無一不具於性分之內也。」

(2)反身而誠:趙注云:「反自思其身所施行皆能實而無虛,則樂莫大焉。」

朱熹《集注》云:「言反諸身而所備之理皆如好好色、惡惡臭之實然,則其行之不待勉強而無不利矣,其為樂孰大於是。」

(3)強恕而行:趙注云:「當自強勉以忠忽之道。」

朱熹《集注》雲,「強,勉強也。

恕,推己以及人也。」

【譯文】孟子說:「萬物都為我所具備。

通過自身實踐而覺得它們的正確,快樂沒有比這更大了。

勉力地推己及人去做,求仁沒有比這更近的了。」

【段意】此章中的「萬物皆備於我」,是流傳很廣的一句名言。

孟子認為,世間萬物的根本原理,其實都具備於人的本性之內,只須一一把它們發現、發揮出來就行。

5、【原文】孟子曰:「五穀者種之美者也,苟為不熟不如荑稗。

(1)夫仁,亦在乎熟之而已矣。」

【註釋】(1)荑(ti提)稗:朱熹《集注》云:「草之似谷者,其實亦可食,然不能如五穀之美者。」

【譯文】孟子說:「五穀是作物中的伎伎者,如果不成熟還及不上稀米、稗草。

仁,也在於使之成熟而已。」

【段意】此章可與上一章聯繫起來看,仁本身還有成熟與否的問題,說仁不成熟還及不上稗草,正如朱熹所說:「為仁必貴乎熟,而不可徒恃其種之美,又不可以仁之難熟,而甘為他道之有成也。」

(《集注》)

6、【原文】孟子日:「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,(1)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。

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,(2)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。

仁,人之安宅也;義,人之正路也。

曠安宅而弗居,(3)捨正路而不由,(4)哀哉!」

【註釋】(1)暴:朱熹《集注》云:「猶害也。」

(2)非:朱熹《集注》云:「猶毀也。」

(3)曠:此作動詞用,意為空出。

(4)由:遵循,行走。

【譯文】孟子說:「自暴的人不能和他有所言談,自棄的人不能和他有所作為。

言談詆毀禮義叫做自暴,自身不能依據仁、遵循義來行事叫做自棄。

仁是人們安適的住宅,義是人們正當的道路。

空著安適的住宅不去居住,丟開正當的道路不去行走,可悲啊!」

【段意】孟子認為,仁、義都為人性天生所具有,不按照這些準則行事就是自暴自棄。

朱熹《集注》說:「此聖賢之深戒,學者所當猛省也。」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課外文言文》未分類項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1、【原文】孟子曰: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《課外文言文》《仁義禮智,我固有之》原文和翻譯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