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外文言文
《登幽州台歌》原文和譯文
原文:
前不見古人,後不見來者。
念天地之悠悠,獨愴然而涕下。
譯文:
追憶歷史,我無緣拜會那些求賢若渴的古代堅主;嚮往未來,我更為不能生逢曠世明君而萬分擔憂。
一想天天地的廣闊無邊與永恆不息,就浩歎人生的短暫與渺校弔古傷今,我怎能不憂從中來,潸然淚下呢!
作者介紹:
陳子昂(公元659~公元700),唐代文學家,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。
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省射洪縣)人。
因曾任右拾遺,後世稱為陳拾遺。
其詩風骨崢嶸,寓意深遠,蒼勁有力,有《陳伯玉集》傳世。
陳子昂青少年時家庭較富裕,輕財好施,慷慨任俠。
成年後始發憤攻讀,博覽群書,擅長寫作。
同時關心國事,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樹。
24歲時舉進士,官麟台正字,後升右拾遺,直言敢諫。
時武則天當政,信用酷吏,濫殺無辜。
他不畏迫害,屢次上書諫諍。
武則天計劃開鑿蜀山經雅州道攻擊生羌族,他又上書反對,主張與民休息。
他的言論切直,常不被採納,並一度因「逆一黨一 」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。
垂拱二年(686),曾隨左補闕喬知之軍隊到達西北居延海、張掖河一帶。
萬歲通天元年(696),契丹李盡忠、孫萬榮叛亂,又隨建安王武攸宜大軍出征。
兩次從軍,使他對邊塞形勢和當地人民生活獲得較為深刻的認識。
聖歷元年(698),因父老解官回鄉,不久父死。
居喪期間,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,加以迫害。
冤死獄中(沈亞之《上九一江一 鄭使君書》)。
今天射洪縣城古城牆名為「子昂城」,街道有「伯玉路」等名稱實為紀念陳子昂。
陳子昂的詩歌創作,在唐詩革新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績。
盧藏用說他「橫制頹波。
天下翕然質文一變」(《陳伯玉文集序》)。
宋劉克莊《後村詩話》說:「唐初王、楊、沈、宋擅名,然不脫齊梁之體,獨陳拾遺首倡高雅沖淡之音。
一掃六代之纖弱,趨於黃初、建安矣。」
金元好問《論詩絕句》也云:「沈宋橫馳翰墨場,風一流 初不廢齊梁。
論功若准平吳例,合著黃金鑄子昂。」
都中肯地評價了他作為唐詩革新先驅者的巨大貢獻。
但他的部分詩篇,還存在著語言比較枯燥、形象不夠鮮明的缺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