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外文言文
王安石《登飛來峰》原文和譯文
登飛來峰
宋 王安石
原文:
飛來山上千尋塔, 聞說雞鳴見日昇。
不畏浮雲遮望眼, 自(只)緣身在最高層。
譯文:
飛來峰上聳立著極高的寶塔,
我聽說雞叫時可以看見太一陽一升起。
不怕會有浮雲遮住了遠望的視線,
只因為人已經站在山的最高峰。
【註釋】
全詩解釋:
【飛來峰】即浙一江一 紹興城外的寶林山。
唐宋時其上有應天塔,俗稱塔山。
古代傳說此山自琅琊郡東武縣(今山東諸城)飛來,故名。
【千尋】古以八尺為一尋,形容高。
【不畏】反用李白《登金陵鳳凰台》「總為浮雲能蔽日,長安不見使人愁」句意。
【浮雲】浮云:暗喻奸佞的小人。
漢陸賈《新語》:「邪臣蔽賢,猶浮雲之障白日也。」
唐李白《登金陵鳳凰台》:「總為浮雲能蔽日,長安不見使人愁。」
【 緣 】因為。
【最高層】:最高處。
【寫作背景】
《登飛來峰》為王安石30歲時所作。
皇祐二年(!」050)夏,他在浙一江一 鄞縣知縣任滿回一江一 西臨川故里時,途經杭州,寫下此詩。
這首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。
此時年少氣盛,抱負不凡,正好借登飛來峰發抒胸臆,寄托壯懷,可看作萬言書的先聲,實行新法的前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