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秋以後,氣候逐漸轉涼,空氣乾燥,祖國醫學把這種氣《藥粥大全》秋食藥粥可解燥的做法與營養

藥粥大全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藥粥大全

藥粥大全 - 秋食藥粥可解燥的做法與營養

藥粥大全

秋食藥粥可解燥的做法與營養

入秋以後,氣候逐漸轉涼,空氣乾燥,祖國醫學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「燥」。

秋燥是外感六一婬一的病因之一,而且最易傷肺。

因此秋燥時須防傷肺,其中食粥為一種既簡單又有效的護肺方法。

粥本身即有和胃補脾、潤養肺燥的作用,若再加入梨、白木耳、芝麻、蘿蔔等則更能收到益肺潤燥之功,常用的有以下幾種:梨子粥 用梨子2只,洗淨後連皮帶核切碎,加粳米100克煮粥。

祖國醫學認為,梨可生津潤燥、清熱化痰,可用作秋季常用的保健食品。

木耳粥 將白木耳5~10克浸泡發脹,加粳米100克,大棗3~5枚同煮粥。

白木耳味甘淡一性一平,入肺、胃兩經,有滋一陰一潤肺、養胃生津的作用。

百合粥 新鮮百合60克,冰糖適量,加粳米100克煮粥。

有清心潤肺之功,對熱病後餘熱未清、虛煩驚悸、神志恍惚和肺癆久嗽、咯血等症均比較適宜。

芝麻粥 將黑芝麻適量淘洗乾淨,曬乾後炒熟研碎,每次取30克,同粳米100克煮粥。

據《食療本草》載:芝麻可「潤五臟、補虛氣」。

《錦囊秘錄》也說:「芝麻粥養肺耐饑耐渴。」

麥門冬粥 用麥門冬20~30克煎湯取汁,再以粳米100克煮粥待半熟,加入麥門冬汁和冰糖適量同煮至熟。

麥門冬味甘氣涼,質柔多一汁,長於滋燥澤枯,養一陰一生津,對肺燥乾咳少痰效果較好。

蔗漿粥 用新鮮甘蔗洗淨後搾取蔗漿一汁約100克,同粳米100克煮粥。

祖國醫學認為,蔗漿一性一平味甘,為解熱、生津、滋養佳品。

《采珍集》中說:「蔗漿粥治咳嗽虛熱,口乾舌燥。」

故有「天一性一復脈湯」之稱。

阿膠白皮粥的做法與營養 阿膠龍骨粥的做法與營養 阿膠粥的做法與營養 艾葉粥的做法與營養 安胎鯉魚粥的做法與營養 白芨粥的做法與營養 白石脂粥的做法與營養 白朮茯苓粥的做法與營養 白朮鯽魚粥的做法與營養 白朮豬肚粥的做法與營養 百部粥的做法與營養 百合地黃粥的做法與營養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藥粥大全》古代醫書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入秋以後,氣候逐漸轉涼,空氣乾燥,祖國醫學把這種氣《藥粥大全》秋食藥粥可解燥的做法與營養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