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一陽一修縱囚論歐一陽一修【原文】信義行於君《課外文言文》歐陽修《縱囚論》原文及翻譯

課外文言文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課外文言文

課外文言文 - 歐陽修《縱囚論》原文及翻譯

課外文言文

歐陽修《縱囚論》原文及翻譯

歐一陽一修

縱囚論歐一陽一修

【原文】

信義行於君子,而刑戮施於小人。

刑入於死者,乃罪大惡極,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,寧以義死,不苟幸生,而視死如歸,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。

寧以義死,不苟幸生,而視死如歸,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。

方唐太宗之六年,錄大辟囚三百餘人,縱使還家,約其自歸以就死,是以君子之難能,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。

其囚及期,而卒自歸無後者,是君子之所難,而小人之所易也,此豈近於人情哉?

或曰:「罪大惡極,誠小人矣。

及施恩德以臨之,可使變而為君子;蓋恩德入人之深,而移人之速,有如是者矣。」

曰:「太宗之為此,所以求此名也。

然安知夫縱之去也,不意其必來以冀免,所以縱之乎?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,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,所以復來乎?夫意其必來而縱之,是上賊下之情也;意其必免而復來,是下賊上之心也。

吾見上下一交一 相賊以成此名也,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?不然,太宗施德於天下,於茲六年矣。

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,而一日之恩,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,此又不通之論也。」

「然則何為而可?」

曰:「縱而來歸,殺之無赦;而又縱之,而又來,則可知為轉德之致爾。

然此必無之事也。

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,可偶一為之爾。

若屢為之,則殺人者皆不死,是可為天下之常法乎?不可為常者,其聖人之法乎?是以堯舜三王之治,必本於人情;不立異以為高,不逆情以干譽。」

【注】三王:指夏禹、商湯、周文周武。

【譯文】

對君子講信義,對小人施刑罰。

刑罰定成死罪,是罪惡到了頂點,這又是小人中最厲害的了。

寧可為了信義而死,不願苟且偷生,把死看得像回家一般,這又是君子中特別難以辦到的。

當唐太宗貞觀六年的時候,選取犯死罪的囚犯三百多人,釋放了讓他們回家,並約定時間叫他們自動回來接受死刑;這是用君子難以做到的事,希望最壞的小人一定做到。

那些囚犯到了期限,終於自己回來,竟沒有一個失約的:這是君子難於做到的事,小人卻輕而易舉的做到了。

這難道是近於人情的麼?有人說:「罪大惡極,的確是小人了;但是等到對他施加恩德,就可以使他變成君子。

因為恩德進入人心很深,能很快改變人們的氣質,所以出現了像這樣的情況。」

我說:「唐太宗之所以這樣做,正是為了求得這種聲譽埃這樣看來,哪裡知道放囚犯回去,不是預料他們一定再回來以希望赦免,所以才釋放他們呢?又哪裡知道被釋放回來的囚犯,不是預料自動回來一定能夠赦免,所以才再回來的呢?料想囚犯一定回來才釋放他們,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;料想上面一定赦免他們才再回來,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。

我只見上面和下面互相揣摩來造成這種聲譽,哪裡有什麼佈施恩德和懂得信義呢?如果不是這樣,那麼唐太宗向天下佈施恩德,到這時已經六年了,還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惡極的事;然而一天的恩德,卻能使他們視死如歸,保存信義,這又是講不通的理論埃」

既然這樣,那麼怎樣做才好呢?我說:「釋放了回來的,把他們殺掉而不赦免;然後再釋放一批,他們又回來了,這樣才能知道是佈施恩德所造成的。

然而這是一定不會有的事埃至於釋放了能夠自動回來再加以赦免,只能夠偶然試一試罷了;如果屢次這樣做,那麼殺人犯就都不會死了,這能夠作為天下經常的法律麼?不能作為經常的法律,難道是聖人的法律麼?因此,堯、舜和三王治理天下,一定根據人情,不標新立異來顯示高尚,不違背人情來求取名譽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課外文言文》未分類項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歐一陽一修縱囚論歐一陽一修【原文】信義行於君《課外文言文》歐陽修《縱囚論》原文及翻譯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