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外文言文
《宋史·陸九齡》原文及翻譯
宋史
【原文】
陸九齡,字子壽。
父賀,以學行為裡人所宗,生六子,九齡其第五子也。
幼穎悟端重,十歲喪母,哀毀如成一人 。
稍長,補郡學弟子員。
時秦檜當國,無道程氏學者,九齡獨尊其說。
久之,聞新博士學黃、老,不事禮法,慨然歎曰:「此非吾所願學也。」
遂歸家,從父兄講學益力。
是時,吏部員外郎許忻有名於朝,退居臨川,少所賓接,一見九齡,與語大說,盡以當代文獻告之。
自是九齡益大肆力於學,翻閱百家,晝夜不倦,悉通一陰一陽一、星歷、五行、卜筮之說。
性周謹,不肯苟簡涉獵。
入太學,司業汪應辰舉為學錄。
登乾道五年進士第。
調桂一陽一軍教授,以親老道遠改興國軍,未上,會湖南茶寇剽廬陵,聲搖旁郡,人心震攝。
舊有義社以備寇,郡從眾請,以九齡主之,門人多不悅。
九齡曰:「文事武備,一也。
古者有征討,公卿即為將帥,比閭之長,則五兩1之率也。
士而恥此,則豪俠武斷者專之矣。」
遂領其事,調度屯御皆有法。
寇雖不至,而郡縣倚以為重。
暇則與鄉之子弟一習一 射,曰:「是固男子之事也。」
歲惡,有剽劫者過其門,必相戒曰:「是家射多命中,無自取死。」
及至興國,地濱大一江一 ,俗儉嗇而鮮知學。
九齡不以職閒自佚,益嚴規矩,肅衣冠,如臨大眾,勸綏引翼,士類興起。
不滿歲,以繼母憂去。
服除,調全州教授。
未上,得疾。
一日晨興,坐床 上與客語,猶以天下學術人才為念。
至夕,整襟正臥而卒。
年四十九。
寶慶二年,特贈朝奉郎、直秘閣,賜謚文達。
九齡嘗繼其父志,益修禮學,治家有法。
闔門百口,男女以班各供其職,閨門之內嚴若朝廷。
而忠敬樂易,鄉人化之,皆遜弟焉。
與弟九淵相為師友,和而不同,學者號「二陸」。
有來問學者,九齡從容啟告,人人自得。
或未可與語,則不發。
嘗曰:「人之惑有難以口舌爭者,言之激,適固其意;少需,未必不自悟也。」
呂祖謙常稱之曰:「所志者大,所據者實。
有肯綮之阻,雖積九仞之功不敢遂;有毫釐之偏,雖立萬夫之表不敢安。
公聽並觀,卻立四顧,弗造於至平至粹之地,弗措也。」
【注】1五兩,古代候風的用具。
用五兩(一說八兩)雞毛製成,故名。
一般立在軍營中或船舶上,以便隨時觀測風向。
【譯文】
陸九齡,字子壽。
陸九齡的父親陸賀,憑借學問品行被鄉里人尊崇,生了六個孩子,陸九齡是他的第五個孩子。
陸九齡年幼時聰穎持重,十歲時母親去世,他像成一人 一樣為母親哀哭傷悲。
年紀大了些,就填補了郡學弟子員的空缺。
當時秦檜把持朝政,沒有人講程氏之學,只有陸九齡尊崇程氏的學說。
這樣過了一段時間,聽說新來的博士學習 黃老之術,不遵循禮法,陸九齡感慨歎息說:「這不是我樂意學的。」
於是就回家,跟著父親兄長更加努力地講學。
這個時期,吏部員外郎許忻在朝廷裡很有名望,退隱居住在臨川,(許忻)很少接待賓客,一見到陸九齡,跟(他)說話覺得很高興,就把當時的文學典籍全部告訴他。
從此以後陸九齡更加努力地學習 ,翻看百家書籍,日日夜夜不知疲倦,對一陰一陽一、星歷、五行、卜筮這些學說都很熟悉。
陸九齡思考問題周密嚴謹,對學問不肯苟且簡單地涉獵,進入太學,司業汪應辰推舉張九齡為學錄。
在乾道五年中了進士,調任為桂一陽一軍教授,因為父母年邁路途遙遠改任興國軍,還沒上任,正趕上湖南的茶寇到廬陵剽掠,風聲傳到了鄰郡,人心惶惶。
舊時有義社來防備盜寇,郡縣長官聽從眾人請求,叫陸九齡主持義社,他的門人學生大多不樂意。
陸九齡說:「文事武備,是一致的。
古時候有征戰討伐,公卿就是將帥,一鄉之長,就是軍營的表率。
士人如果以此為恥,那麼豪俠武斷的人就專橫了。」
於是他就接受任務,調遣屯兵防禦都有章法,盜寇雖然沒有到,但郡縣把陸九齡作為重要的依靠。
有空閒時就與鄉里的子弟練一習一 射箭,他說:「這本來就是男子的事情。」
年歲不好時,有剽掠搶劫的人經過陸九齡家門口,必定互相告誡說:「這家射箭命中率很高,不要自己找死。」
等到了興國,興國地臨大一江一 ,這裡的風俗節儉吝嗇,很少有人知道學習 的。
陸九齡不因為是閒職而自我放鬆,規矩更嚴格了,他時時將衣服帽子穿戴整齊,好像要面對很多人一樣,勸勉安撫百姓引導輔助人們求學,於是士人逐漸增多。
不到一年,因為繼母去世而離開。
服喪期滿,調任全州教授。
還沒上任,就得病了。
一天早晨起來,陸九齡坐在床 上和客人聊天,仍舊把天下的學術人才作為惦記的事情。
到了晚上,整理好衣襟正面躺著就去世了。
去世時四十九歲。
寶慶二年,皇帝特地贈陸九齡為朝奉郎、直秘閣,賜謚號為文達。
陸九齡曾經繼承他父親的志向,更注重研修禮學,治家有法。
全家上百口人,男女按照次序分工各司其職,家裡的禮節像朝廷裡一樣嚴格。
忠誠恭敬友善平易,鄉人受到教化,都敬順兄長。
陸九齡和弟弟陸九淵互相做師友,友好相處而見解各異,學者號稱「二陸」。
有求學的人來咨詢,九齡從容地告訴他們,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想獲取的。
有的人沒有什麼和他一交一 談,他就不闡說。
陸九齡曾經說:「人總有難以用語言說得清楚的糊塗的地方,言詞激烈,恰好強化他們的想法。
過一段時間,未必不自己明白過來。」
呂祖謙經常稱讚陸九齡說:「志向遠大,腳踏實地。
有關鍵之處的阻礙,即使累積了九仞高山般的功夫也不敢滿足;有一絲一毫的偏差,即使成為很多人的表率也於心不安。
他聽取並且觀察,站在那兒四下觀看,不達到極公平極純粹的境地,不敢施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