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外文言文
《丞相李公奏議後序》譯文
《丞相李公奏議後序》【參考譯文】
唉!上天愛護人類,可以說非常周到了。
只是由於人事變動的感應,命運屈伸消長互為一交一 替的逼迫,因此天下不能永遠安定,有時會發生禍亂。
但上天對此,也總是預先生就了能夠平息禍亂的人物來整頓亂後的局面,使得人類不至於滅亡;而做君王的,還能有所依靠來保全國家。
自古迄今發生變亂時都是這樣,而這正是上天作為萬物主宰的苦心。
唉!像宣和、靖康的變故,我有理由認為決不是上天要它發生,而在這時出現的像前丞相隴西公這樣的人物,不就是所說的能夠平息禍亂的人嗎?
聽說政和、宣和年間,國家興隆昌盛極了。
一天京城忽發大水,滿朝官員,互相看著,無人說這是國家將要發生災難變故的徵兆。
唯有李公知道一定有蠻族入侵的禍患,上書盡情說出,希望事先消除禍患。
不幸因此反被降職,離開了朝廷,隔了不到七年,敵人的兵馬果然逼近京城。
在這危急的時候,李公作為一個毫無地位的流放者,挺身而出,擔負起挽救國家興亡的重任。
首先提出關鍵的決策,使徽宗決定讓位給太子;接著陳述高超的見解,使欽宗堅定了固守京城的決心,毫不猜疑地任用李公,迫使強敵退卻。
但從京城解圍以後,眾人的心中,不再作長遠的打算,爭著提出割讓土地進行講和的主張,以圖眼前暫時的安定。
唯獨李公認為不對,屢次提出此時出兵阻截、攻打敵人,一定可以取得勝利,以及不可不憂慮敵人養一精一蓄銳後再度入侵的危險。
於是誹謗挑撥的人紛紛出現,李公又再次被貶到邊遠的地方,不到幾個月,京城也就落到了敵人的手中。
建炎年間,重建政權,李公首先出任宰相。
情緒激昂,把整治政事、抵抗蠻族入侵作為自己的責任。
嚴懲叛逆,確定制度,寬緩百姓的徭役,轉變士大夫的風氣,使民間疾苦上達朝廷,改革有害的法令,招募士兵,購買戰馬,料理財貨賦稅,推薦派遣張所去招撫河北,傅亮去收復河東,宗澤守衛京城,西面照應關中陝西,南面整治樊、一鄧一 二城,而且將進一步佔據有利的地形,把這些作為一定要守住中原,使徽宗、欽宗二帝返歸的計策。
但是,任職僅七十多天,又因遭到譭謗離開。
以後在紹興年間,李公通過一些事上書陳說,也都是希望皇上敬畏天命,憐憫百姓,依靠自己的力量謀求太平,而深深地認為同敵人講和,在軍事上退避是一種失策,再三懇求對此注意,直到去世。
李公死後,他兒子搜集他平生奏稿,共得八十卷,他的言論,既正大明白,又細微曲折,窮究事理,文字毫不雕飾,而筆端變化莫測,卓絕出眾,奇特雄偉。
前後二十多年,儘管事情多變,但總是堅守一個主張,就像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所說的那樣。
現任少傅丞相福國陳公作了序文,闡發文章的一精一義,推重李公的德行,原已十分詳盡了。
而李公的孫子李晉,又要我在書後作一篇文章,加以推究說明。
我辭謝不敢當,而他的請求更加懇切,使我無法再推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