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外文言文
《馬鈞傳:馬鈞二異事》原文及翻譯(一)
裴松之
【原文】馬先生鈞,字德衡,天下之名巧也。
少而遊豫,不自知其為巧也。
當此之時,言不及巧,焉可以言知乎?
【譯文】馬鈞先生,字德衡,是天下聞名的技術高超的人。
他年輕時過著遊樂的生活,自己不知道有技術。
在這時候,他從不對人家談到技術,又怎麼談得上有人知道他呢?
【原文】為博士,居貧,乃思綾機之變,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。
舊綾機五十綜者五十躡,六十綜者六十躡,先生患其喪功費日,乃皆易以十二躡。
其奇文異變因感而作者,猶自然之成形,一陰一陽一之無窮。
此輪扁之對,不可以言言者,又焉可以言校也?
【譯文】他當了博士,生活貧困,就想改進織綾機,不用說什麼人們就知道他技術巧妙了。
舊式的織綾機,五十綜(綜:織綾機上經線的分組)的用五十個躡(躡:織綾機上的踏具),六十綜的用六十個躡,馬先生認為這樣的設計費力費時,於是他改進機械,全都改用十二個躡。
改進以後,可以隨心所欲織出各種奇妙的花紋,織成後看上去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樣,又像一陰一陽一二氣反覆變化無窮。
這正像製造輪子的工人(輪扁:古代製造輪子的工人)回答別人的詢問:那巧妙的地方是沒法用言語說明的,又怎麼能用言語去檢驗它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