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外文言文
《元史·張思明》原文及翻譯
【原文】
張思明,字士瞻。
思明穎悟過人,讀書日記千言。
至元十九年,由侍儀司舍人辟御史台掾,又辟尚書省掾。
左丞相阿合馬既死,世祖追咎其奸欺,命尚書簿問遺孽。
一日,召右丞何榮祖、左丞馬紹,盡輸其贓以入,思明抱牘從,日已昏,命讀之,自昏達曙,帝聽忘疲,曰:「讀人吐音,大似侍儀舍人。」
右丞對曰:「正由舍人選為掾。」
帝奇之,曰:「斯人可用。」
明日,擢為大都路治中。
思明以超遷逾等,固辭,乃改湖廣行省都事。
元貞元年,召為中書省檢校,六曹無滯案,遷戶部主事。
延祐元年,進參議中書省事;三年,拜中書參知政事。
仁宗即位,浮屠妙總統有一寵一 ,敕中書官其弟五品,思明執不可。
帝大怒,召見切責之,對曰:「選法,天下公器。
徑路一開,來者雜沓。
故寧違旨獲戾,不忍隳祖宗成憲,使四方得窺陛下淺深也。」
帝心然其言,而業已許之,曰:「卿可姑與之,後勿為例。」
乃為萬億庫提舉,不與散官。
久之,近臣疾其掛法峭直,日構讒間,出為工部尚書。
帝問左右曰:「張士瞻居工部,得無怏怏乎?」
對曰:「勤政如初。」
帝嘉歎之,命授宣政院副使。
五年,除西京宣慰使。
嶺北戍士多貧者,歲凶,相挺為變,思明威惠並行,邊境乃安。
因疏和林運糧不便事十一條,帝勞以端硯上尊。
會左丞相哈散辭職,帝不允,其請益堅,帝詰之曰:「何為而辭?」
對曰:「臣自揆才薄,恐誤陛下國事,若必欲任臣,願薦一人為助。」
帝問:「為誰?朕能從汝。」
哈散再拜謝曰:「巨願得張思明。」
即日拜思明中書參知政事。
比召至,車駕幸上都,見於道,慰勉之曰:「卿向不負朕注委,故朕用哈散言,復起汝。」
未幾,升左丞。
思明平生不治產,不畜財,收書三萬七千餘卷;尤明於律,與謝仲和、曹鼎新同稱「三絕」,重紀至元三年卒,年七十八。
(選自《元史·張思明》,有刪改)
【譯文】
張思明,字士瞻。
張思明聰明過人,每天讀書能記誦千言。
至元十九年,以侍儀司舍人的身份被徵召為御史台掾,後又被徵召為尚書省掾。
左丞相阿合馬死後,世祖追查他奸欺的罪行,命令尚書簿訊問他的余一黨一 。
一天,皇帝召見右丞何榮祖、左丞馬紹,把他所有的贓物運入宮中。
思明抱著文件跟隨進宮,當時天色已近黃昏,皇上命令張思明讀文件,從黃昏一直到天亮,皇帝仔細地聽著,忘記了疲勞,問:「讀書人的吐字發音,很像侍儀舍人。」
右丞回答說:「他正是在做侍儀司舍人時被徵召上來的。」
皇帝很欣賞張思明的才能,說:「這人可以任用。」
第二天,任命張思明為大都路治中。
張思明認為是越過等級提拔,堅決推辭,於是就改任為湖廣行省都事。
元貞元年,徵召為中書省檢校,六曹沒有滯留的案件,陞遷為戶部主事。
延祐元年,晉陞為參議中書省事;三年,任命為中書參知政事。
仁宗即位,和尚妙總統被皇帝一寵一 幸,命令中書省給他的弟弟封五品官,張思明堅決不答應。
皇帝大怒,召見張思明,嚴厲地斥責他,張思明回答說:「選拔官員的制度,是天下的公器。
小路一開,進來的人就雜而多。
所以我寧可違抗皇上的旨意而獲罪,也不忍心毀壞祖宗的成法,讓天下的老百姓得以窺測陛下的深淺。」
皇帝心裡認為他的話是對的,然而已經許諾了妙總統,說:「你姑且給他這個職位吧,下不為例。」
於是任命其弟為萬億庫提舉,不給具體官職。
過了一段時間,皇帝身邊的大臣憎恨張思明執法嚴峻剛直,每天造謠離間,因而離開中樞出任工部尚書。
仁宗問左右的人:「張士瞻在工部沒有不高興嗎?」
臣下回答說:「還想當初一樣勤政。」
仁宗嘉許讚歎,命令授張思明宣政院副使。
五年,授官西京宣慰使。
嶺北戍邊的士兵大多是貧困的人,由於年成不好,相繼鋌而走險發動叛亂,張思明恩威並施,邊境才得以安定。
於是上疏奏議和林運糧不方便事十一條,皇帝以端硯和上等的酒樽犒勞他。
恰逢左丞相哈散辭職,皇帝不答應,哈散請辭的意願更堅決,帝反問他說:「為什麼要辭職?」
哈散回答說:「我自己估摸自己的才能淺薄,恐怕耽誤皇帝的國事,如果一定要任命臣,希望推薦一人作為自己的助手。」
帝問:「是誰?朕一定答應你。」
哈散再拜謝曰;「臣願得張思明。」
即日拜思明為中書參知政事。
等到召他來了以後,皇上臨幸上都,在路上接見了他,皇上安慰勉勵他說:「你向來不辜負我的器重信任,所以我採納了哈散的意見,再次起用你。」
沒過多久,升任張思明為左丞。
張思明平生不積蓄財產,收藏了三萬七千餘卷書;尤其熟悉明瞭律令方面的問題,和謝仲和、曹鼎新同稱「三絕」。
重紀至元三年去世,時年七十八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