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翃chūnchengwuchubufēihuā春城無處不飛花,ha《課外文言文》寒食(題解·註釋·今譯·賞析)

課外文言文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課外文言文

課外文言文 - 寒食(題解·註釋·今譯·賞析)

課外文言文

寒食(題解·註釋·今譯·賞析)

韓翃

chūn cheng wuchubufēihuā

春城無處不飛花,

hanshi dōng fēngyuliǔxie

寒食東風御柳斜。

rimohangōng chuan lazhu

日暮漢宮傳蠟燭,

qīngyānsanruwǔhoujiā

輕煙散入五侯家。

作者背景

韓翃(生卒年不詳),字君平,唐代詩人。

南一陽一(今河南南一陽一)人。

一直在軍隊裡做文書工作,擅長寫送別題材的詩歌,與錢起等詩人齊名,時稱「大歷十才子」。

後來皇帝選拔他擔任起草詔令的中書舍人,當時有兩個韓翃,大臣問選誰,皇帝說要寫「春城無處不飛花」的那個韓翃,可見這首詩在當時是多麼有名。

注詞釋義

春城:暮春時的長安城。

寒食: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,焚火三天,只吃冷食,所以稱寒食。

御柳:皇城中的柳樹。

斜:為了押韻,此處可以按古音讀作xi。

漢宮:這裡指唐朝皇官。

傳:賜給。

五侯: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、王商、王立、王極、王逢時五人為侯,受到特別的恩一寵一 。

這裡泛指天子近幸之臣。

古詩今譯

暮春的長安城裡漫天舞著楊花,寒食節東風吹斜了官中的柳樹。

黃昏開始宮裡頌賜新蠟燭,輕煙先升起在皇帝貴戚家。

名句賞析——「春城無處不飛花。」

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諷刺詩。

在唐代以前,漢朝最為強大,所以唐一人做詩都喜歡借漢來比唐,這裡也是借漢代的故事來諷刺本朝。

寒食三天焚火,本應第四天才可用火。

但皇宮裡在第三天的黃昏就將傳火種的蠟燭賜給了皇帝貴戚。

這件小事說明皇帝對貴戚近臣的特別恩一寵一 ,但詩人寫得很委婉,而且用春城飛花的奇麗景致開頭,用東風拂柳的描寫自然引出皇官,好像是在稱頌皇上的恩典,所以連皇帝都很喜歡。

像這樣不用一字指斥,就達到諷刺效果的寫法,就叫含蓄。

我們仔細一琢磨,就能品味到裡面暗含的諷刺意味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課外文言文》未分類項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韓翃chūnchengwuchubufēihuā春城無處不飛花,ha《課外文言文》寒食(題解·註釋·今譯·賞析)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