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下垂多見於年老體瘦之人。因腹壁脂肪缺乏、肌肉鬆弛、《自我調養巧治病》胃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

自我調養巧治病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自我調養巧治病

自我調養巧治病 - 胃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

自我調養巧治病

胃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

胃下垂多見於年老體瘦之人。

因腹壁脂肪缺乏、肌肉鬆弛、腹壓降低所致。

此病為慢性常見病。

如能適當加以調養,可促其痊癒。

(一)起居調養法

參看本書前部內科疾病「胃下垂」病的起居調養法

(二)藥物調養法

1.

(1)鮮仙人球60克,洗淨切碎;豬瘦肉30克,剁成肉餅,與仙人球一起煮熟。

每日1劑,晚上睡前頓服。

30天為1療程,連服3個療程。

(2)龍眼肉120克,豬小肚1個。

用龍眼肉燉豬小肚。

內服。

2.中成藥

(1)三九胃泰,每次9克,每日3次。

(2)香砂養胃丸,每次9克,每日3次。

(三)飲食調養法

(1)豬脾3具,粳米100克,豬脾洗淨,切片,放入鍋中煸炒;粳米洗淨,加水同豬脾共煮作粥,空腹食用,每日1次.半個月為1療程。

(2)黨參250克、黃芪250克、白糖500克。

將黨參、黃芪洗淨,以冷水泡透,加水適量煎煮,每半小時煎液1次,加水再煎,連煎3次,合併煎液,再以小火繼續煎煮,濃縮至稠粘如膏時,停火待溫。

拌入乾燥的白糖300克,混勻,曬乾,壓碎,裝瓶備用。

(四)針灸調養法

(1)以中脘、天樞、氣海、足三里為主穴,用熱補法。

留針10~20分鐘。

兼胃痛、噁心、嘔吐的,配上脘、內關,用平補平瀉法,留針20~30分鐘。

兼胃、十二指腸潰瘍的,配巨闕、梁門、內關、公孫、脾俞、胃俞,用補法,留針20~30分鐘。

(2)取梁門、中脘、關元、氣海、足三里穴,按艾炷常規操作。

每日施灸2次,每穴5~10壯,10天為1個療程。

灸後可用右手托胃底部,用力緩緩向上推移,反覆數次。

(五)推拿調養法

(1)腹部推拿:取中脘、下脘、石門、天樞穴,用右手中指一指點、一指揉、振法,同時左手拇、食、中指持艾條2支配合灸10分鐘。

(2)背部推拿:取脾俞、胃俞、胃倉穴,用掌揉、捏脊、三指平推足太陽經。

(3)點按、彈撥足三里、豐隆;每次治療不少於半小時,隔日1次,10次為1療程。

療程間隔1周。

(六)氣功調養法

取高尾盤臥式。

仰臥床上,枕高5~10厘米。

頭頸正直,下頦內含,舌尖貼上顎或平放。

兩手手掌分別斜放在腹部兩側,兩食指按於臍旁,兩腿自然盤交,下半身墊高如坡形,逐漸陡起,低的一頭1~2厘米,墊在腰部;高的一頭約20厘米,墊在自然盤交的兩腳下面。

這樣臀部高約10厘米,如練功過程中雙腳發麻,兩腳可上下交換位置,繼續練。

意守臍中、中脘。

先行自然呼吸2~3天,接著練腹式深呼吸。

開始2周內每次練30分鐘,以後每次練60分鐘。

每日練2~4次。

(七)其他調養法

取脾、胃、內分泌、下垂點、腹、膈等耳穴,用火柴棒探壓穴區,找出痛敏感點,酒精消毒,膠布或傷濕止痛膏(約0.5厘米2),將白芥籽貼壓上述穴位後,每日按壓10次,每次每穴15下。

感冒的自我調養方法 支氣管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大葉性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肺膿腫的自我調養方法 慢性胃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自我調養方法 膈肌痙攣的自我調養方法 胰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細菌性痢疾的自我調養方法 乙型肝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心律失常的自我調養方法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自我調養巧治病》古代醫書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胃下垂多見於年老體瘦之人。因腹壁脂肪缺乏、肌肉鬆弛、《自我調養巧治病》胃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