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吃什麼傳統食物?這裡提供關於秋分的習俗,內容包括:秋分節氣習俗,秋分的由來和習俗,秋分應該吃什麼,秋分吃什麼養生,秋分吃什麼菜,秋分節氣食俗,秋分食俗菜品,秋分養生菜,秋分養生湯,秋分養生藥膳,秋分養生粥。
秋分過後,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了。中秋佳節,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。
俗話說,「八月十五月正圓,中秋月餅香又甜」,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,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,成為家人團圓的象徵。
中國地域廣大,風俗各異,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,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。
在福建龍巖,吃月餅時,家長會在月餅中央挖出直徑六七厘米的圓餅供長輩食用,意思是秘密的事不能讓晚輩知道。這個習俗據說是源於元代,當地群眾在月餅中藏著反元殺敵的訊息,後來成為一種食俗流傳了下來。
廣東潮汕地區有中秋拜月的習俗。拜月的主要是婦女和小孩,因為當地有「男不圓月,女不祭灶」的俗諺,是說拜月是女人向月中仙子「乞巧」、祝禱婚姻幸福的舉動,男人當然不應參與其中;而祭灶則是男人的事情,女人也不宜參加。潮汕地區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。八月間正是芋頭收成的時節,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。
南京人中秋節除了愛吃月餅外,必吃金陵名菜「桂花鴨」。「桂花鴨」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,肥而不膩,味美可口。酒後再食一個小糖芋頭,澆以桂漿,更是美不待言。桂漿,一名糖桂花,中秋前後採摘,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。
◎ 桂花鴨
材料:淨光鴨1 只(約1500 克)。
調味料:花椒12 粒,精鹽85 克,八角2 個,薑片5 克,蔥2 根。
做法:
1 鍋置火上,放入精鹽、花椒粒炒香,倒出待用;蔥切段。
2 將鴨子放在案板上,取50 克椒粒精鹽在鴨腹內抹勻,另取25 克椒粒精鹽擦遍鴨身,再將剩餘的椒粒精鹽從鴨嘴內塞入,放入缸中醃製(夏天醃一兩個小時,冬天醃4 小時),取出後放入清鹵內醃漬(夏天醃2 小時,冬天醃4 小時),然後掛在通風的地方晾乾。
3 用6厘米長的竹管插於鴨肛門內,取薑片2 克、蔥段1 根、八角1 個塞入鴨腹內,將腹部縫合。
4 湯鍋中放入清水、薑片3克、蔥段1 根、八角1 個,上火燒開,將鴨頭朝下放入湯鍋內,使鴨全部淹沒在湯內,燒至鍋邊起小泡,用小火燉約20 分鐘,將鴨撈出控淨腹內湯汁後,再入鍋中燉約15 分鐘至熟,取出瀝干,抽出竹管,晾涼後切條裝盤即可。
註:清鹵做法 在鍋中放入清水2000克、精鹽125 克、蔥段15 克、薑片15 克、八角5個,微火燒開,使精鹽溶化,撈出蔥段、薑片、八角,倒入第一次醃鴨剩下的血鹵,燒至70℃,用紗布過濾乾淨,冷卻即成。
◎ 肉餡月餅
材料:麵粉500 克,肉糜300 克。
調味料:白糖60 克,醬油20 克,味精10 克,黃油210 克,精鹽、料酒、香油、薑末、蜂蜜各適量。
做法:
1 肉糜加精鹽、15克白糖、味精、醬油、料酒、香油、薑末、適量清水,順著一個方向攪拌,拌至起勁備用。
2 將300 克麵粉、剩餘白糖、120 克黃油,加沸水揉成水油面;將剩餘麵粉與剩餘黃油搓成油酥面。
3 將油酥麵包入水油面中,擀成3厘米厚的酥皮,將酥皮下成40 個劑子,再將劑子按扁,分別包入肉餡,封口做成月餅,如有模具,可在模具中壓好成型。
4 烤箱預熱220℃,先把烤盤底塗上黃油,把月餅正面朝下放,烤約15分鐘後翻面,再烤約10 分鐘後在正面塗上一層蜂蜜,約5分鐘後即可端出。
◎ 醋香黃魚
材料:黃魚1 條,香菜適量。
調味料:蔥絲、姜絲各10克,料酒20克,白醋5 克,高湯200 克,精鹽適量,味精、香油、胡椒粉各少許。
做法:
1 黃魚去鱗去鰓,除去內臟後洗淨,兩面剞花刀備用;香菜切碎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黃魚,將兩面煎至呈金黃色,撈出瀝油。
3 鍋留底油燒熱,放胡椒粉、姜絲煸炒,加入煎好的魚和高湯、料酒、精鹽,燒至魚熟,撈起放入深盤內,撒上蔥絲、香菜。
4 將鍋內湯汁燒開,加入白醋、味精、香油攪勻,盛出澆在魚上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黃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,能延緩衰老,並對各種癌症有防治功效。中醫認為,黃魚有健脾益胃、安神止痢、益氣填精之功效。
◎ 海米燒菜花
材料:菜花400 克,水發海米50 克,火腿末20 克。
調味料:蔥段50 克,料酒10 克,水澱粉、精鹽各適量,味精少許。
做法:
1 把菜花洗淨,掰成小朵,用開水焯至斷生,過涼瀝干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下蔥段炸至金黃色,撈出棄去,隨後烹入料酒,加入適量水和少許味精,放入海米、菜花、精鹽,燒至入味,用水澱粉勾芡,撒上火腿末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海米營養豐富,富含鈣、磷等元素,是鈣的較好來源,蛋白質含量也很高,並含有大量的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。
◎ 蔥油鰱魚
材料:淨鮮鰱魚1 尾(約750 克)。
調味料:精鹽、味精、料酒、蔥絲、姜絲、干辣椒絲、醬油、蔥段、香菜段各適量。
做法:
1 將鰱魚魚身兩側切上寬柳葉花刀。
2 鍋置火上,放水燒沸,放入鰱魚,加精鹽、味精、料酒,用小火煮約10分鐘至熟,撈出魚擺在盤中,再撒上醬油、蔥絲、姜絲、辣椒絲。
3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投入蔥段煸炒,待煸出香味後,撈出蔥段不用,將鍋內蔥油均勻地澆在盤內魚身上,撒上香菜段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鰱魚溫中補氣、護脾暖胃、潤澤肌膚,適合脾胃虛寒體質、便溏、皮膚乾燥者食用。
◎ 蓮子雞丁
材料:雞脯肉250 克,鮮蓮子100 克,
水髮香菇15 克,水發玉蘭片5 克,熟火腿10 克,雞蛋清1 個。
調味料:味精、料酒、精鹽、水澱粉各適量,清湯100 克。
做法:
1 雞脯肉洗淨切丁,用雞蛋清和部分水澱粉抓勻;香菇、玉蘭片、火腿洗淨切成小菱形塊;將鮮蓮子入沸水中略焯,涼後去皮去心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雞丁滑至七成熟,再放入香菇片、玉蘭片、火腿片翻炒,加入味精、料酒、精鹽、清湯烹熟,用剩餘水澱粉勾芡,淋上雞油,出鍋前加入鮮蓮子,翻炒兩下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菜可健脾益胃,提高機體免疫力。
◎ 木耳番茄雞
材料:鮮雞肉150克,水發木耳20克,
番茄2 個。
調味料:蔥段、薑片、醋、精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做法:
1 將雞肉洗淨切片;番茄洗淨搾汁;木耳洗淨切小片。
2 將雞片、蔥段、薑片、醋放入鍋中,加清水適量,用大火燒沸後,撇去浮沫,改小火煮約45 分鐘,加入番茄汁、木耳片,煮約5分鐘至熟,加精鹽、味精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菜材料清淡,清熱解毒性強,並有潤肺養肺功效。
◎ 核桃燉蠶蛹
材料:核桃仁100 克,蠶蛹50 克。
調味料:料酒、精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做法:
1 將核桃仁、蠶蛹洗淨,瀝干水分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蠶蛹翻炒,再放入核桃仁、料酒、精鹽、味精,加清水適量,燉熟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蠶蛹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等功效。此菜可補脾益腎,也可用於脾腎虛弱所致的性功能減退的輔助食療。
◎ 豬肝枸杞湯
材料:豬肝200 克,枸杞子50 克。
調味料:蔥段、薑片、料酒、精鹽、胡椒粉各適量。
做法:
1 將豬肝洗淨切塊;枸杞子去雜質洗淨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豬肝塊、薑片、蔥段煸炒,烹入料酒,加精鹽調味,繼續煸炒片刻,注入適量清水,放入枸杞子同煮至豬肝熟透,撒入胡椒粉,出鍋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豬肝補肝養血,潤膚健膚。適用於體質虛弱、貧血,皮膚黑色素沉著者食用。
◎ 紅莧肉片湯
材料:豬瘦肉60 克,紅莧菜5 克。
調味料:精鹽、香油、清湯各適量。
做法:
1 將紅莧菜用水浸泡一會,洗淨,切成約3 厘米長的段;豬瘦肉洗淨,切成薄片,入沸水汆透,撈出用溫水洗淨。
2 鍋置火上,注入清湯,放入紅莧菜段和豬肉片,用旺火燒沸,撇去浮沫,改用中火煮約15分鐘至熟,加精鹽調味,滴入香油拌勻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清熱解毒,通絡運血。紅莧菜性涼,具有補氣清熱功能,加上豬肉的滋養潤膚作用,會使皮膚更加光潔。
◎ 紫菜豬肉湯
材料:豬瘦肉250 克,紫菜50 克。
調味料:蔥末、薑末、料酒、精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做法:
1 紫菜泡發,去雜洗淨;豬瘦肉洗淨,入沸水中略微汆燙,撈出洗淨切絲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蔥末、薑末煸香,加入豬肉絲煸炒,放入料酒、味精、精鹽及適量清水,煮至肉熟,加入紫菜燒沸,盛入湯盆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紫菜因其含碘多,有烏髮作用。常喝此湯可使頭髮轉黑,適用於鬚髮早白者食用。
◎ 橄欖豆腐豬腱湯
材料:豬腱肉240 克,橄欖10 個,豆
腐2 塊。
調味料:精鹽少許,生薑1 塊。
做法:
1 橄欖洗淨,用刀背拍爛;豆腐、豬腱肉分別用水洗淨切塊;生薑洗淨,去皮切片。
2 鍋置火上,放水燒開,放入全部材料及薑片,待水再滾後,用中火煲約1 小時,加入精鹽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中醫認為橄欖味甘酸澀、性平,入肺、胃兩經,有清熱解毒、利咽化痰、生津止渴、健胃消食和除煩醒酒等功能。
◎ 牛尾土豆湯
材料:牛尾中段500 克,土豆300 克,
白蘿蔔150 克,洋蔥、芹菜各50 克,
胡蘿蔔30 克。
調味料:咖喱粉8克,香葉、味精、白
糖、精鹽各5 克,花椒水10 克。
做法:
1 將牛尾剁成5厘米的段,用開水焯透撈出;土豆、白蘿蔔去皮洗淨切條;洋蔥剝皮切方丁;芹菜洗淨切段;胡蘿蔔洗淨切片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洋蔥丁、咖喱粉炒出香味,倒入適量清水,放入牛尾段燉至八成熟,再放入土豆條、白蘿蔔條、胡蘿蔔片、香葉、精鹽、味精、白糖、花椒水,燉至材料熟爛,再加芹菜段燉約5分鐘即可出鍋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補腎益氣、養血滋陰,秋季常喝此湯,可使人強壯。
◎ 百合杏仁枇杷粥
材料:粳米50 克,鴨梨、枇杷各20克,杏仁12 克,百合15 克。
調味料:蜂蜜少許。
做法:
1 粳米淘洗淨;鴨梨洗淨削皮切丁;枇杷洗淨切丁;杏仁、百合洗淨。
2 在鍋中倒入適量開水,放入百合、杏仁和粳米,用大火煮,一邊煮一邊攪拌,讓粥始終保持微滾的狀態,一直煮到米粒開始膨脹,再放入枇杷丁、鴨梨丁,煮至米爛粥稠後,盛在碗中,稍涼後加蜂蜜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杏仁有潤肺、清熱、化痰、止咳的作用;枇杷有潤肺、止咳、止渴、和胃的功效。
◎ 胡蘿蔔粥
材料:胡蘿蔔50 克,粳米200 克。
做法:
1 胡蘿蔔洗淨切小片;粳米淘洗淨。
2 將胡蘿蔔片與粳米同放鍋中,加水適量,先用大火煮開,再用小火慢慢熬至材料酥爛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粥具有健胃補脾、下氣和胃、助消化的作用。
◎ 栗子粥
材料:栗子肉50 克,大米50 克。
調味料:精鹽少許。
做法:
1 栗子肉、大米洗淨。
2 將大米與栗子肉一同放入鍋中,上火煮熟成粥,放入精鹽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栗子可生肌長肉、充飢厚腸胃,常食能強健身體、補腎寬腸、強健腰膝。大便秘結者不宜多食。
◎ 紫蘇太子參瘦肉湯
材料:豬瘦肉100 克,紫蘇葉45 克,太子參20 克。
調味料:薑片、精鹽各適量。
做法:
1 紫蘇葉和太子參用清水洗淨,浸泡半小時左右;豬瘦肉洗淨切片。
2 將紫蘇葉、太子參、豬肉片、薑片一起放在砂鍋內,加入清水適量,煮熟後調入適量精鹽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紫蘇葉性溫、味辛、氣香,入肺、脾經,具解表散寒、行氣和中的功效;太子參性平、味甘,入脾、肺經,具健脾益氣、生津潤肺的功效。本湯能防治秋季感冒和秋季流感,同時對體質虛弱易患感冒者有輔助治療功效。
◎ 海參鴿蛋湯
材料:海參150 克,鴿蛋12 個,肉蓯蓉20 克,紅棗4 個(去核)。
調味料:精鹽少許。
做法:
1 海參預先用水發透,去內臟、內壁膜,洗淨備用。
2 鴿蛋先入清水鍋中煮熟,撈出,放入冷水內浸一下,剝去殼,備用。
3 紅棗洗淨;肉蓯蓉洗淨,切片備用。
4 將以上所有材料放入砂鍋中,加入適量清水,中火煲約3 小時至熟,加入精鹽少許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對精血虧損、陽痿、遺精、小便頻數等症有輔助食療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