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雨吃什麼傳統食物?這裡提供關於谷雨的習俗,內容包括:谷雨節氣習俗,谷雨的由來和習俗,谷雨應該吃什麼,谷雨吃什麼養生,谷雨吃什麼菜,谷雨節氣食俗,谷雨食俗菜品,谷雨養生菜,谷雨養生湯,谷雨養生藥膳,谷雨養生粥。
谷雨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。早在春秋時期,人們就將此日的河水稱為桃花水,據說以其洗浴,可避凶免禍。現在,在我國大部分地區,只是把谷雨作為節氣看待,但是在過去,谷雨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之一。
谷雨這天也有特定的飲食。晉西北地區在谷雨節前後要采野菜吃,也有用榆錢和玉米面蒸熟來吃的,稱為「榆錢傀儡」,吃起來軟香可口。青島地區在谷雨前後鱍魚上市時,子女還有向老人送鱍魚、讓父母嘗鱍魚餡餃子的習俗。谷雨這一天,舊時北京人會採摘新鮮龍鬚菜、香椿,回來炒食或者拌食。
江南地區有谷雨嘗新茶的習慣,谷雨茶又叫雨前茶,正值早春初發,葉芽稍露,鮮嫩清香、色澤碧綠。茶葉中所含的營養成分也比其他季節採摘的茶葉高,其中著名茶葉碧螺春就有雨前茶。谷雨這一天,除了家庭中飲雨前茶,還有結伴外出飲新茶的風俗,民間有「三月茶社最清出」的說法。這一天茶館都要裝飾一新,迎接茶客。舊時文人雅士還要相聚品茶,附庸風雅,另外還可以品嚐茶點小吃,如江南的眉餅、亮眼糕等。
◎ 榆錢傀儡
材料:榆錢500 克,玉米面50 克。
調味料:精鹽適量。
做法:
1 榆錢洗淨,放在盆裡,邊撒玉米面邊加水攪拌,使面均勻地掛在榆錢上。
2 蒸鍋置旺火上,架箅子,鋪屜布,將拌勻的菜面撒在上面,不要用手按,保持蓬鬆狀態,以利通氣,蒸約20 分鐘即熟。
◎ 鯽魚燒豆腐
材料:鯽魚6 條(約800 克),豆腐300 克。
調味料:豆瓣醬、泡紅椒、蔥末、薑末、蒜末、鮮湯、料酒、白糖、醋、精鹽、味精、水澱粉各適量。
做法:
1 將鯽魚收拾乾淨;豆腐洗淨切條,放在鹽沸水中焯一下撈起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加熱,下入鯽魚,兩面煎黃鏟出。
3 鍋留底油燒熱,下入豆瓣醬,炒出紅色,加入泡紅椒、蔥末、薑末、蒜末炒出香味,倒入鮮湯,放入鯽魚,加料酒、白糖、醋、精鹽、味精,小火燒5~10分鐘,放入豆腐條,燒至成熟入味,起鍋裝盤。
4 鍋中原汁置火上,用水澱粉勾芡,待汁發亮時,盛出淋於鯽魚豆腐上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菜是高血壓、心臟病、動脈硬化患者的輔助食療菜品。
◎ 薺菜雞絲
材料:去皮雞脯肉300 克,薺菜150克,熟春筍100 克,火腿10 克,雞蛋1 個。
調味料:料酒、鮮湯、精鹽、白糖、水澱粉、香油各適量。
做法:
1 雞蛋取蛋清打散;將雞脯肉切成細絲,加入料酒,精鹽,稍微醃製,加入雞蛋清與澱粉一起上漿。
2 薺菜擇洗乾淨,放入沸水中焯一下,撈出投涼,切成末;熟春筍洗淨切絲;火腿洗淨切末。
3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投入雞絲滑散,再放入筍絲、薺菜末一起滑炒,烹入料酒,倒入鮮湯,加精鹽、白糖調味,熟後淋入水澱粉勾芡,點上香油,盛出裝盤,撒上火腿末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雞肉性溫味甘,具有益氣補精填髓的功效;薺菜味甘性平,利肝和中,具有止血、明目、解毒的作用。
◎ 苜蓿燉豆腐
材料:苜蓿250 克,豆腐200 克。
調味料:蔥花、薑末各10 克,精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做法:
1 苜蓿洗淨切段;豆腐洗淨切塊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煸香蔥花,放入豆腐塊、精鹽和少量水,燒至入味,再放入苜蓿段,燉熟後加薑末、味精調味,出鍋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菜綠白相映,清淡爽口,具有健補脾胃、滋陰養血的功效,適用於脾胃虛弱而致的腹脹、嘔吐、消渴、便秘、痔血等病症的輔助食療。
◎ 薺菜黃魚卷
材料:黃魚肉100克,肥豬肉、荸薺、薺菜各25克,油皮50克,麵粉60克。
調味料:雞蛋清1 個,小蘇打1.5 克,料酒10 克、蔥末2.5 克,薑末1 克,精鹽、味精、香油各適量。
做法:
1 將薺菜洗淨切末;肥豬肉、黃魚肉洗淨,切細絲;荸薺去皮後洗淨,切成細絲。
2 用部分雞蛋清與部分麵粉調成稀糊,作為黏合劑;把小蘇打、少許清水和剩餘麵粉一起調勻成麵糊。
3 將做法1中的全部食材放入大碗中,加入料酒、精鹽、香油、味精、蔥末、薑末和剩餘雞蛋清,順一個方向攪成肉餡。
4 將油皮切片,在每一片上把魚肉餡攤成長條,再捲成長卷,在油皮邊緣抹上稀糊,將魚卷粘牢再切成3 厘米左右長的段。
5 鍋中放油燒熱,將切好的魚卷段蘸上面糊,放入油鍋中炸熟至呈金黃色即成。
【養生有道】
黃魚富含碘、磷、鐵、鈣、脂肪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C、尼克酸及優質蛋白質等;薺菜有利肝明目、利尿止血的作用。
◎ 蠶豆炒蝦仁
材料:鮮蝦仁400 克,嫩蠶豆120 克。
調味料:薑片、蔥花各5 克,雞蛋清1 個,料酒15 克,精鹽適量,高湯25克,胡椒粉、味精、水澱粉、香油各少許。
做法:
1 將蝦仁去除泥腸,用蔥花、薑片、胡椒粉、雞蛋清、部分水澱粉、部分料酒、部分味精、部分精鹽拌勻,醃約10分鐘,挑出蔥花薑片。
2 蠶豆用清水浸泡約1 小時,去皮,掰成兩半,焯水過涼。
3 用剩餘味精、剩餘精鹽、剩餘料酒、剩餘水澱粉和高湯對成調味汁備用。
4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蠶豆翻炒至熟,放入做法1翻炒片刻,倒入調味汁,炒熟,淋入香油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蠶豆含有豐富的膽鹼,有增強記憶力和健腦防衰作用,並有降低膽固醇、延緩動脈硬化、促進腸蠕動及預防腸癌等作用。
◎ 翡翠白玉湯
材料:豆腐150 克,萵筍葉100 克。
調味料:精鹽3 克,味精1 克,高湯750 克,香油少許。
做法:
1 豆腐洗淨切片,入沸水略焯,撈出瀝干;萵筍葉洗淨切段,入沸水略焯,放入湯碗中。
2 鍋置火上,放入高湯燒開,放入豆腐片、精鹽燒沸,撇去浮沫,加味精調味,熟後盛入湯碗,淋入香油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具有益氣生津的功效,對春季氣虛傷津而導致的氣短乏力、口乾口苦、大便燥結等有輔助食療作用。
◎ 香菜墨魚滾豆腐湯
材料:墨魚250 克,豆腐1 塊,香菜100 克,皮蛋2 個。
調味料:精鹽少許。
做法:
1 將香菜洗淨;豆腐洗淨切塊;墨魚剖洗淨,切段;皮蛋剝殼切塊。
2 將豆腐塊、皮蛋塊、墨魚段放入砂煲內,加入清水適量,上火煲約10 分鐘,再加入香菜滾約5 分鐘至熟,加精鹽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降火利尿、解熱除煩。
◎ 百合蓮子薏米煲烏雞湯
材料:烏雞1 只,百合、蓮子、玉竹、薏米各25 克,紅棗10 個。
調味料:精鹽適量。
做法:
1 將烏雞去頭去腳,斬件洗淨,入沸水漂洗乾淨;將其餘材料浸洗乾淨。
2 將所有材料放入瓦煲內,加水適量,上火煲約2小時至熟,加精鹽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健脾、補肺、固腎,有增強肺氣管功能的作用,還可預防感冒。
◎ 土豆牛肉菠菜奶油湯
材料:菠菜750 克,土豆500 克,熟牛肉250 克,胡蘿蔔、洋蔥各150 克,牛肉湯2500 克。
調味料:牛油、番茄醬各150 克,奶油100克,檸檬汁、精鹽、醋各適量,胡椒粒少許,香葉2 片。
做法:
1 菠菜洗淨,入沸水略汆,切段;土豆去皮洗淨切塊;熟牛肉切片裝盤;胡蘿蔔洗淨切片;洋蔥去皮切絲。
2 鍋置火上,放入牛油燒熱,放入胡蘿蔔片、洋蔥絲、香葉、胡椒粒燜香,待到半熟時加入番茄醬燜熟。
3 另起鍋置火上,放入土豆塊、牛肉湯烹煮,等土豆八成熟時放入做法2,加精鹽、醋、檸檬汁調味,放入菠菜段煮熟,盛出澆在盤內的牛肉片上,澆上奶油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土豆性平、味甘,有益氣健肺的功能;牛肉有溫補作用,補中益氣。
◎ 家常肚絲湯
材料:熟豬肚、豆腐皮各150 克,青蒜苗50克,雞蛋皮1張,清湯500克。
調味料:蔥絲、姜絲、醋、醬油、味精、精鹽、料酒、胡椒粉、香油各適量。
做法:
1 將熟豬肚和豆腐皮分別洗淨切絲,入沸水略焯;青蒜苗洗淨切段;雞蛋皮切絲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姜絲、蔥絲爆香,放入豬肚絲、豆腐皮絲略微翻炒,倒入清湯,加入醋、醬油、味精、精鹽、料酒、胡椒粉,煮沸後撇去浮沫,加入蛋皮絲,改小火燉煮約5分鐘,加入青蒜苗段煮熟,淋入香油攪勻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豬肚富含蛋白質、鈣、磷、鐵和多種維生素,具有補虛損、健脾胃等功效。
◎ 百合粥
材料:百合30 克,粳米60 克。
調味料:白糖適量。
做法:
1 百合洗淨;粳米淘洗乾淨。
2 將百合、粳米放入鍋中,加水適量,用小火煨煮,待百合與粳米熟爛時,加白糖調味,即可食用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粥適合老年人及久病後身體虛弱、心煩失眠、低熱易怒者食用。如在粥中加入甜杏仁9 克同煮,即成百合杏仁粥,適宜肺陰虧虛之久咳、乾咳無痰、氣逆微喘等患者食用。
◎ 薄荷粥
材料:薄荷15 克,粳米60 克。
調味料:冰糖適量。
做法:
1 薄荷洗淨,加水煎湯備用;粳米淘洗淨。
2 粳米放入鍋中,倒入薄荷汁,加水適量,煮熟成粥,待粥將成時加入冰糖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中醫用薄荷作為發汗解熱劑。中老年人春季吃些薄荷粥,可以清心怡神、疏風散熱、增進食慾、幫助消化。
◎ 枸杞粥
材料:枸杞50 克,粳米100 克。
做法:
1 枸杞、粳米洗淨。
2 將枸杞、粳米放入鍋中,加水適量,同煮熟成粥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本粥有降低血糖和膽固醇、保護肝臟、促進肝細胞新生等作用,有助於治療糖尿病、動脈粥樣硬化、慢性肝炎、夜盲症、營養不良、貧血等。
◎ 參蒸鱔段
材料:鱔魚1000 克,熟火腿150 克,黨參10 克,當歸5 克。
調味料:精鹽3 克,料酒15 克,胡椒粉2 克,蔥段、薑片各20 克,味精1克,清雞湯100 克。
做法:
1 鱔魚剖開,去內臟和骨後洗淨,入沸水汆燙一下撈出,刮去黏液,去頭尾,切段;熟火腿洗淨切片;當歸、黨參洗淨切片。
2 鍋中注入清水,放入部分蔥段、部分薑片和部分料酒,待水沸後,把鱔魚段放入燙一下撈出,碼在盆內,上面放上火腿片、當歸片、黨參片、薑片、蔥段,再加入料酒、胡椒粉、精鹽,注入清雞湯,加蓋,用棉紙封口,上籠蒸1小時左右至熟,取出啟封,揀去薑片、蔥段,加味精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鱔肉軟爛鮮香,湯汁清爽味濃。此菜具有補中益氣、生津潤燥之功效。
◎ 甘草人參蒸鯪魚
材料:鯪魚500 克,人參、白朮各10克,甘草6 克,紅棗6 個。
調味料:料酒、醬油各20 克,精鹽3 克,豆豉30 克,薑片10 克,蔥段15 克。
做法:
1 鯪魚去鰓、內臟、鱗,洗淨;人參、白朮、甘草洗淨潤透切片;紅棗洗淨去核。
2 將鯪魚抹上料酒、醬油、精鹽,放入蒸盆內,加入豆豉、薑片、蔥段、人參片、白朮片、甘草片、紅棗,加水適量,上籠用大火蒸約25 分鐘至熟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菜補益氣血、緩急止痛。可用於肋間神經痛及手冷脈弱患者輔助食療。
◎ 西洋參燉雪蛤
材料:西洋參3 克,雪蛤10 克。
調味料:冰糖15 克,薑片適量。
做法:
1 西洋參洗淨潤透切片;雪蛤用清水發透,除去筋膜洗淨。
2 將薑片放入鍋中,加水適量,大火燒開,放入雪蛤煮約5分鐘,撈出瀝干水分。
3 將雪蛤、西洋參片、冰糖同放燉盅內,加水適量,置於大火上燒沸,再改用小火燉煮約20 分鐘至熟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菜益氣生津、緩急止痛。可用於肋間神經痛及口渴乏力患者輔助食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