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吃什麼傳統食物?這裡提供關於清明的習俗,內容包括:清明節氣習俗,清明的由來和習俗,清明應該吃什麼,清明吃什麼養生,清明吃什麼菜,清明節氣食俗,清明食俗菜品,清明養生菜,清明養生湯,清明養生藥膳,清明養生粥。
清明,是我國人民祭祖掃墓的重要日期之一,每逢清明,家家戶戶攜帶酒食供品,香燭紙錢,到墓前拜祭先人,並清理修整墳墓。後來清明節與寒食節合而為一,又被賦予了更多的節日習俗。
清明節的風俗很多,有插柳避邪、踏青、郊遊、打鞦韆、鬥雞、拔河等。而清明節的飲食風俗更是豐富多彩。
我國南北各地有清明節吃散子的食俗。「散子」是一種油炸食品,香脆味美。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散子有南北方的差異:北方散子大方灑脫,以麥面為材料;南方散子精巧細緻,多以米面為材料。在少數民族地區,散子的品種更是繁多,風味各異,尤以維吾爾族、東鄉族、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散子最為有名。
天台地區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包餃餅筒作為節日食品。餃餅筒皮是用麥粉加水,調和成糊狀,烙制而成的。這種食品製作講究,餡料豐富,吃起來又脆又香。其中最講究的稱「五虎擒羊」,共六種餡料,堪稱宴客上品。
此外,四川一帶清明節要用麥草搗汁和糯米做成青粉團,用烏桕汁染烏飯做糕。北京人用香椿芽拌麵筋、嫩柳葉拌豆腐,作為寒食節食品。上海人有吃青糰子和喝桃花粥的風俗,並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,晾乾後存放,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,給小孩吃,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。遼南地區有清明節吃炒雞蛋、攤煎餅的習俗。晉南地區清明時節民間要蒸大饃,中間夾有核桃、紅棗、豆子之類,稱為子福,取意子孫多福,全憑祖宗保佑。山東泰安地區清明節要吃冷煎餅卷生苦菜,據說吃了會眼睛明亮。還有的地方要吃夾心餅、清明粽、饃糍、清明粑、干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的清明節食品。
◎ 青糰子
材料:糯米粉200克,麵粉100克,豬肉50 克,新鮮艾青、豆腐乾、香菇、芹菜各適量。
調味料:精鹽、料酒各適量。
做法:
1 艾青洗淨,入沸水略微汆燙後撈出,切成細末,搗成泥。
2 糯米粉、麵粉、艾青泥加水,一起和成麵團。
3 豬肉、豆腐乾、香菇、芹菜洗淨切小丁。
4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豬肉丁略炒,加入料酒,放入豆腐乾丁、香菇丁,稍炒,最後放入芹菜丁炒熟,加精鹽調好口味,盛出晾涼成餡。
5 將麵團揪劑兒,擀成薄餅,放入炒好的餡料,包成糰子,上籠蒸約10 分鐘至熟即可。
◎ 餃餅筒
材料:麵粉、豬五花肉、豬肝、芹菜、豆腐乾、雞蛋、粉絲各適量。
調味料:精鹽、料酒各適量。
做法:
1 把五花肉,豬肝,芹菜,豆腐乾,雞蛋,粉絲等剁碎調成餡。
2 用冷水將麵粉調成糊狀,平底鍋上抹上油,把麵糊倒入鍋內攤成薄餅。
3 然後將準備好的菜料攤在薄餅上包好,成筒狀,放在加入油的平底鍋上烤黃色即可。成品外焦裡嫩,餡料鮮嫩可口。
◎ 清燉鰻肉丸
材料:鰻魚500 克,雞蛋清3 個。
調味料:醬油、精鹽、熟豬油、薑末、味精、蔥段、薑片、料酒、胡椒粉各適量。
做法:
1 將鰻魚剖洗淨,除去魚刺,剁肉為泥,放入碗中,加入醬油、精鹽、熟豬油、薑末、味精和雞蛋清,攪拌成蓉。
2 將魚蓉用手擠成小丸子,下入沸水鍋中汆透撈出;將蔥段、薑片、料酒下入原湯中,小火煮至湯沸,揀去蔥段、薑片,再下入魚肉丸子煮約15 分鐘至熟,加入胡椒粉調好味,盛入碗中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鰻魚具有祛風殺蟲的作用,對肺結核、風濕骨痛等症有輔助食療功效。本菜還可預防肝炎。
◎ 素燜扁豆
材料:扁豆300 克。
調味料:醬油30克,精鹽3克,白糖、蔥段、薑片、蒜片各少許。
做法:
1 扁豆擇洗淨,掰成段,入沸水中汆透,撈出過涼,控干水分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下入蔥段、薑片、蒜片,爆出香味,投入扁豆段煸炒,放入醬油、精鹽和適量清水,大火燒開,再改小火燜至扁豆熟軟,湯汁收濃至三分之二時,放入白糖調味,再燜兩三分鐘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扁豆味甘性平、微溫,具有理中益氣、補腎、健脾、止渴的功效,是健脾和胃的素補佳品,尤其適於老人、孕婦,以及高血壓、冠心病、腦血管病患者食用。
◎ 口蘑白菜
材料:白菜250 克,干口蘑30 克。
調味料:醬油、白糖、精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做法:
1 白菜洗淨切段;干口蘑溫水泡發後洗淨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白菜段炒至七成熟,再放入口蘑、醬油、白糖、精鹽,炒熟後,加味精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菜清熱除煩、益胃氣、降血脂,適於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牙齦出血者食用。
◎ 紅棗炒木耳
材料:紅棗15個,白木耳、黑木耳各15 克。
調味料:精鹽、香油、蔥絲、姜絲各適量。
做法:
1 黑木耳、白木耳洗淨浸泡後,切成條狀備用;紅棗洗淨剖開,去核備用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爆香蔥絲、姜絲,放入黑木耳、白木耳翻炒幾下,再放入紅棗,加水適量,蓋上鍋蓋燜約5 分鐘,再掀蓋快速翻炒,湯汁收濃、材料成熟後加入精鹽調味,淋入香油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木耳性味甘平,有清肺、養胃、滋腎之功效,木耳中還含有豐富的鈣元素和一種膠質成分,可增加人體免疫力。
◎ 瑪瑙銀杏
材料:白果250 克,青紅絲20 克,熟芝麻15 克。
調味料:白糖20 克,澱粉50 克。
做法:
1 將白果砸碎,除去外殼,加水煮約10 分鐘,搓去皮膜,上籠蒸約20分鐘使其變軟,取出備用。
2 將做法1中放入澱粉中裹勻,放入六成熱的油鍋內略炸,撈出;待油溫再次升高至八成熱時,倒入白果再炸至呈微黃色,撈出瀝油。3 另起鍋,放少許油,放入白糖小火熬至金黃色起泡時,迅速放入白果顛翻均勻,撒入青紅絲、芝麻,熟後裝盤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白果可以擴張微血管,促進血液循環,使人面部紅潤,精神煥發,延年益壽,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,具有益脾氣、定喘咳之功。注意:白果內含有氫氰酸毒素,吃時一定要煮透,且不宜多吃,一人一次不宜食用超過20 顆。
◎ 雞肝明目湯
材料:雞肝4 塊,銀耳1 小朵,枸杞子10 粒,茉莉花適量。
調味料:薑汁、精鹽、料酒各適量,高湯500 克。
做法:
1 所有材料洗淨,銀耳用水泡發。
2 雞肝切片,用料酒、薑汁、部分精鹽拌勻醃約10 分鐘。
3 鍋置火上,放入高湯與銀耳、枸杞子,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約20分鐘,加入雞肝煮至熟,把茉莉花放入湯中,加剩餘精鹽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雞肝中富含維生素A,明目功效顯著;雞肝中的維生素B2 還能補充身體需要的輔酶,可以幫助肝臟進行排毒。
◎ 紫菜瑤柱瘦肉湯
材料:豬瘦肉300 克,紫菜25 克,江瑤柱50 克。
調味料:姜1 片、精鹽少許。
做法:
1 紫菜用水浸過,漂洗乾淨;江瑤柱洗淨撕碎;豬瘦肉洗淨切片。
2 鍋中放入適量水,大火煲滾,放入江瑤柱及薑片,再改用中火煲約1 小時,放入紫菜和豬瘦肉片,繼續煲約半小時,待材料成熟,加精鹽少許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有助減肥、清熱利尿、降低血壓等功效。
◎ 鮑魚竹筍湯
材料:罐頭鮑魚、豌豆苗各50 克,竹筍15 克。
調味料:料酒、精鹽、味精、胡椒粉、高湯各適量。
做法:
1 竹筍用溫水泡軟,洗淨泥沙,切成長條,入沸水內稍燙,撈入涼水中過涼,撈出瀝干;鮑魚切成薄片洗淨;豌豆苗洗淨。
2 鍋內放入高湯,上火燒開,放入竹筍條、鮑魚片烹煮,撇去湯中浮沫,放入豌豆苗,煮熟後加入精鹽、味精、料酒、胡椒粉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滋陰潤燥、平肝益腎,能減少腹壁脂肪貯積。適合於高血壓、高膽固醇患者食用。
◎ 三鮮降壓湯
材料:海帶、海藻各200 克,干貝100 克。
調味料:精鹽適量。
做法:
1 將海帶、海藻、干貝用溫水洗淨,海帶切絲,海藻切段。
2 鍋置火上,放水燒開,放入全部材料,煮熟後用精鹽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海帶富含碘,可有效預防甲狀腺腫大;海帶中的褐藻膠物質能阻止紅細胞凝結,可防止血栓形成。
◎ 福建魚丸湯
材料:鰻魚肉200 克,肥瘦肉末、蝦仁各50 克,小菜心12 棵,清湯1000 克。
調味料:澱粉60 克,蔥薑汁、料酒、
精鹽、味精、胡椒粉、香油各適量。
做法:
1 鰻魚肉洗淨,用刀背剁成泥,剔淨魚骨,盛入容器中,加入澱粉、蔥薑汁、料酒攪勻,再加入適量清水、部分精鹽,攪拌上勁;將蝦仁洗淨剁成泥,裝入另一容器,加入肥瘦肉末、部分味精、部分精鹽,攪拌上勁。
2 鍋置火上,放水燒開,一手捏起魚泥,一手捏起蝦肉泥,將蝦肉泥做餡按裹在魚泥裡,擠成魚丸,下鍋煮熟。
3 另將清湯倒入另一鍋內,放入小菜心、剩餘精鹽、剩餘味精,燒熟後倒入湯碗內,盛入魚丸,撒上胡椒粉,滴入香油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鰻魚性平味甘,能補虛羸、祛風濕。但脾虛痰多、便溏洩瀉者忌食本品。
◎ 銀耳粥
材料:粳米100 克,銀耳10 克,紅棗5 個。
調味料:冰糖適量。
做法:
1 銀耳用清水浸泡約半小時,洗淨瀝干;粳米、紅棗洗淨。
2 將粳米、紅棗放入鍋中,加水適量,同煮成粥,煮至快熟時加入銀耳,煮熟後加適量冰糖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粥有潤肺生津、滋陰養胃、益氣止血、補腦強心等作用。適用於病後體弱、虛勞咳血、痰中帶血、慢性便血,以及陰虛內熱、肺結核低燒、血管硬化、高血壓等症的輔助食療。風寒感冒咳嗽者忌食。
◎ 菊花粥
材料:菊花50 克,粳米100 克。
做法:
1 菊花、粳米洗淨。
2 菊花加水煎湯,再將菊花湯與粳米同入鍋中,加水適量,煮熟成粥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菊花性涼味甘苦,具有疏散風熱、宣通肺氣、平肝明目的作用。菊花中還含有揮發性精油,以及膽鹼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B、氨基酸等,可增強毛細血管的抵抗力,並降低血壓。中老年人如能在春季吃些菊花粥,不僅可防治風熱頭痛、肝火目赤、眩暈耳鳴,久服還可使人肢體輕鬆、耳聰目明。
◎ 芹菜粥
材料:芹菜150 克,粳米150 克。
做法:
1 芹菜連根洗淨,加水熬湯,取汁備用。
2 粳米淘洗淨,放入鍋中,倒入芹菜汁,加水適量,一同煮熟成粥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粥可降低血壓、減少煩躁,還可輔助治療小兒麻疹,有解表透疹的功效。
◎ 北蓍鯉魚湯
材料:鯉魚1 條(約500 克),北蓍50克,紅棗4 個。
調味料:姜4片,料酒30克,精鹽少許。
做法:
1 鯉魚去鱗鰓、腸雜,洗淨;北蓍、紅棗洗淨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薑片爆香,放入鯉魚煎至微黃,烹入料酒,略煎後盛出。
3 把鯉魚放入煲內,放入北蓍、紅棗,加入清水適量,大火煲滾,再改用小火煲約2小時,加精鹽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鯉魚味甘性平,能補脾健胃、利水消腫;北蓍味甘性平,能補益脾氣、利水消腫,還有強心、利尿、降壓的功能。此湯適合高血壓性心臟病、營養不良性水腫、慢性心力衰竭等症患者食用。
◎ 千斤拔花生煲豬蹄
材料:豬蹄1 只,花生仁150 克,千斤拔60 克,核桃仁適量。
調味料:陳皮1 塊,姜2 片,精鹽適量。
做法:
1 千斤拔、花生仁、核桃仁、陳皮洗淨,用清水浸泡約20 分鐘;豬蹄洗淨切塊。
2 將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內,放入陳皮、薑片,加入清水適量,用大火煲沸後,改用小火煲約3小時,調入適量精鹽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千斤拔性溫,味甘、辛,能祛風利濕、舒筋活絡、強腰壯骨;花生性平味甘,能益氣、養血、潤肺、和胃。此菜對四肢酸痺、腎虛腰痛有較好的輔助食療作用,還可輔助治療風濕性關節痺痛、慢性腰腿痛、四肢陳舊性跌打損傷、產後關節痛等症。
◎ 白菜綠豆芽飲
材料:白菜根1 個,綠豆芽 30 克。
做法:
1 白菜根洗淨、切片;綠豆芽洗淨。
2 將白菜根片、綠豆芽一同放入鍋中,加水適量,大火燒沸 ,再改用小火煎煮約15分鐘,濾渣留湯,稍晾涼後即可飲用 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飲清熱解毒,利濕,對帶狀皰疹、發熱發癢或伴發熱、頭痛、全身不適等症有食療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