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滿吃什麼傳統食物?這裡提供關於小滿的習俗,內容包括:小滿節氣習俗,小滿的由來和習俗,小滿應該吃什麼,小滿吃什麼養生,小滿吃什麼菜,小滿節氣食俗,小滿食俗菜品,小滿養生菜,小滿養生湯,小滿養生藥膳,小滿養生粥。
小滿節相傳為蠶神誕辰,這一天,江浙一帶養蠶人家要祭祀蠶神,以保佑蠶寶寶好好生長,據說有的地方還會邀請戲班唱戲,以示慶祝。
在天津,小滿時小麥、油菜等作物成熟。這期間天長夜短,田間勞動強度大,一般下午四點左右,家家的婦女會將麵條、油饃送到田間,勞動者吃罷繼續幹活,稱為「吃下晝」或「打尖」。這期間,農民最高興的事就是能夠盡快吃到當年的新面。有的地方還要吃一種食物──捻轉兒,又叫捻捻轉兒,是廣大農村人人喜愛的傳統美食。小滿前後,田里的麥子完成了吐穗、揚花、授粉等生長環節後,正在灌漿,子粒日趨飽滿。此時青苗蒜也剛剛長成。農家把子粒壯足剛剛硬粒還略帶柔軟的大麥麥穗割回家,搓掉麥殼,簸淨麥粒,炒熟,放入石磨中磨製,便陸續從磨齒中磨出縷縷長約寸許的麵條,紛紛掉在磨盤上。將這些麵條收起,放入碗中,加麻醬汁、黃瓜絲、麥苗、蒜末,便
做成了清香可口、風味獨特的捻捻轉兒。沒有大麥的農戶,有時也用小麥麥穗代替大麥麥穗製作,但口味稍遜。這種麵條可涼吃,也可在麵條內先拌入少量開水,再拌入調味料,其味不變。「捻捻轉兒」與「年年賺」諧音,寓意吉祥,因此它既是節令食俗食品,又是民俗中的吉祥食品,很受農民喜愛。
農諺說「小滿麥滿仁」,指的是小滿時節,稻與麥都已經結穗盈滿。此時北方民間以小麥磨面製作的美食還有貓耳朵、油茶面、金銀卷等。
◎ 油茶面
材料:小麥麵粉500 克,香油150 克,黑芝麻、白芝麻、核桃仁各20 克,瓜子仁10 克。
調味料:白糖、糖桂花汁各適量。
做法:
1 將小麥麵粉放入鍋內,用微火攪炒約10 分鐘,待麵粉呈現麥黃色時即熟,取出過細籮,仍放回原鍋中。
2 另起鍋放入香油,用大火燒到油將冒煙時,立即倒入熟炒麵裡攪拌均勻,待用。
3 將黑芝麻、白芝麻用微火炒出香味;核桃仁炒熟去皮,剁成細末;連同瓜子仁一起倒入炒麵中拌勻,即成油炒麵。吃時用沸水將油炒麵沖攪成稠糊狀,然後放上適量的白糖和糖桂花汁攪勻即可。
◎ 芥末拌肚絲
材料:熟豬肚300 克,香菜段50 克。
調味料:泡紅辣椒絲5 克,芥末、米醋、白糖、精鹽、味精、香油、蒜泥各適量。
做法:
1 將熟豬肚切成細絲。
2 芥末放入碗中,加入溫開水、白糖、部分米醋調成芥末糊,加蓋放入鍋中蒸約10 分鐘,取出冷卻。
3 將熟豬肚絲、香菜段、紅辣椒絲裝入盤中,加芥末糊、精鹽、味精、香油、蒜泥、剩餘米醋拌勻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豬肚味甘、性微溫,富含蛋白質、鈣、磷、鐵和多種維生素,具有補虛損、健脾胃等功效;香菜性溫味辛,可透發麻疹及風疹。本菜適合虛勞羸弱、瀉洩下痢、消渴、小兒疳積、麻疹、風疹透發不暢等症的輔助食療。
◎ 蒜片炒莧菜
材料:莧菜450 克,大蒜15 克。
調味料:精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做法:
1 將莧菜去老葉洗淨;大蒜剝去外皮,切成片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下入大蒜片略炒,迅速倒入莧菜,加入精鹽,味精,翻炒至熟,盛入盤內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莧菜性涼味甘,入肝、大腸、膀胱經,具有清熱明目、通利二便、收斂消腫、解毒、止痢、抗炎止血等功效;大蒜含有大蒜精油,具有殺菌作用。
◎ 芹菜拌豆腐
材料:芹菜150 克,豆腐1 塊。
調味料:精鹽、味精、香油各少許。
做法:
1 芹菜洗淨切小段,豆腐切小方丁,均用沸水焯一下,撈出後用涼開水冷卻,控淨水待用。
2 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均勻,加入精鹽、味精、香油拌勻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芹菜有醒腦、潤肺、止渴的功效,是高血壓、血管硬化、貧血、神經衰弱、小兒軟骨病等症的輔助食療佳品;豆腐有益氣、補虛、護肝的作用。此菜平肝清熱、利濕解毒。
◎ 羅漢上素
材料:冬筍、土豆、胡蘿蔔、油麵筋、青椒、玉米筍各20 克,香菇、腐竹、口蘑、木耳、銀耳各15 克。
調味料:醋10 克,薑片、醬油、料酒各5克,精鹽、白糖、水澱粉各適量,香油少許。
做法:
1 將香菇、腐竹洗淨切絲;口蘑、冬筍洗淨切片;木耳、銀耳洗淨去掉硬根,撕成小朵;土豆、胡蘿蔔洗淨切小塊;油麵筋、青椒洗淨切塊;玉米筍洗淨剖開。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土豆塊,炸至表面微黃,撈出瀝油。
3 鍋中留底油燒熱,放入薑片略煸,放入上述全部材料,加入精鹽、白糖、醋、醬油、料酒及適量的水翻炒,待炒熟後用水澱粉勾芡,淋入香油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食用菇類食物既可補充微量元素的不足,又克服了盲目濫用某些微量元素強化食品而引起的微量元素失衡。
◎ 繡球全魚
材料:黃魚750 克,淨豬肥膘肉100克,淨水髮香菇、淨冬筍各20 克,淨火腿、淨青豆各15 克。
調味料:高湯150 克,水澱粉50 克,白糖20克,雞蛋清1個,料酒、蔥末、薑末各10 克,精鹽、蒜末各適量,雞油少許。
做法:
1 黃魚洗淨,取魚肉待用;將魚頭從魚嘴下剖開,用刀背一砸,讓魚頭趴下,將魚脊骨及魚頭保持原形,放入魚盤中。
2 將魚肉、香菇、冬筍、火腿、豬肥膘肉切末,放入容器中,加入白糖、蔥末、薑末、雞蛋清、部分精鹽、部分料酒、少許水澱粉攪勻成餡,擠成丸子放在魚骨架的兩側,呈整魚狀,上籠旺火蒸熟取出裝盤。
3 將蒸出的湯汁倒入炒鍋內,加青豆、高湯、剩餘料酒、剩餘精鹽燒開,用剩餘水澱粉勾芡,淋上雞油,盛出澆在魚身上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黃魚對體質虛弱者和中老年人有很好的食療效果。黃魚有健脾升胃、安神止痢、益氣填精之功效,並能抗癌,延緩衰老。注意:黃魚是發物,哮喘病人和過敏體質的人應慎食。
◎ 冬瓜海帶薏米湯
材料:冬瓜100 克,海帶30 克,薏米30 克。
調味料:白糖適量。
做法:
1 海帶用清水洗去鹹味,切絲;冬瓜去皮,洗淨切小塊;薏米淘洗淨。
2 將全部材料一起置鍋內,加水煮湯,待煮熟後放入白糖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具有清熱解暑、健脾利濕、降血壓、降血脂、防癌等功效。適用於癭瘤(甲狀腺腫大)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症的輔助食療,並能預防甲狀腺腫大或癌變。
◎ 冬瓜荷葉湯
材料:鮮冬瓜500 克,鮮荷葉1 張。
調味料:精鹽少許。
做法:
1 荷葉洗淨,撕成小塊;冬瓜洗淨去皮,切成厚塊。
2 將荷葉、冬瓜塊一起放入砂煲,加水適量,一同煲湯,熟後調入精鹽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有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的作用。對暑天口渴心煩及生口瘡有食療效果。
◎ 蘿蔔荸薺汁
材料:鮮蘿蔔汁500克,鮮荸薺10個。
調味料:白糖適量。
做法:將鮮荸薺洗淨削皮,與鮮蘿蔔汁一同煮熟,加入適量白糖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蘿蔔有消食、順氣、醒酒、化痰、解毒、利尿、止渴、補虛的功效;荸薺可以清熱涼肝,對金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、產氣桿菌等有抑製作用。此汁空腹溫熱服,能清熱養陰,解毒消炎。
◎ 魚丸番茄豆腐湯
材料:鯉魚500克,番茄、豆腐各250克,木耳10 克。
調味料:澱粉、蔥末、薑末、精鹽、香油、味精各適量。
做法:
1 番茄洗淨切塊;豆腐洗淨切塊;木耳洗淨切絲。
2 鯉魚剖洗淨去刺,將淨魚肉剁蓉,加入少許澱粉、蔥末、薑末、精鹽,攪拌上勁,製成生魚丸。
3 鍋置火上,放水燒開,放入豆腐塊,再燒滾後放入番茄塊、木耳絲,燒滾後投入魚丸煮熟,加入味精調味,淋上香油即可出鍋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可解夏季暑熱煩渴,提振食慾。
◎ 蘿蔔鴨肫湯
材料:白蘿蔔1 個,新鮮鴨肫2 個。
調味料:薑片、精鹽各適量。
做法:
1 鴨肫剖開,去除不潔物,洗乾淨;白蘿蔔去皮洗淨,切塊。
2 將鴨肫、白蘿蔔塊、薑片放入瓦煲內,加清水適量,用大火煲至水滾,然後改用中火繼續煲約2小時至材料熟爛,加精鹽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開胃消食,清熱解毒。
◎ 蘆筍粥
材料:蘆筍30 克,粳米50 克。
做法:
1 蘆筍洗淨;粳米淘洗乾淨。
2 將蘆筍放入鍋中,加水適量,煎湯去渣,再放入粳米,熬煮為稀粥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適用於小兒疹出不暢等症的輔助食療。
◎ 土豆粥
材料:土豆、大米各100 克。
調味料:桂花、白糖各100 克。
做法:
1 土豆洗淨去皮,切成小塊;大米淘洗淨,放入鍋內,加適量水,小火煮粥。
2 待粥煮沸後加入土豆塊,一起煮熟成粥,再調入桂花、白糖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粥做早餐食用, 可輔助治療皮膚濕疹。
◎ 鴿蛋大米粥
材料:鴿蛋4 個,粳米100 克。
做法:將粳米淘洗乾淨,放入鍋中,加水適量,小火煮粥,將熟時打入鴿蛋,調勻,煮熟成稀粥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空腹服此粥,每日2次,連服5天,可預防麻疹。
◎ 綠豆百合薏米湯
材料:綠豆、百合各30 克,薏米、芡實、山藥各15 克。
調味料:冰糖適量。
做法:
1 綠豆、百合、薏米、芡實洗淨;山藥洗淨,去皮切塊。
2 將全部材料一起下鍋,加水適量,小火煮熟爛後,加冰糖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此湯可清熱解毒、健脾除濕,適於脾虛濕盛型濕疹、口角發炎、舌苔厚膩等症的輔助食療。
◎ 瘦肉鮮藕茯苓湯
材料:鮮藕500 克,瘦肉200 克,薏米100 克,赤小豆、白扁豆、茯苓各50 克。
調味料:精鹽適量。
做法:
1 鮮藕洗淨切塊;瘦肉洗淨切小塊;薏米、赤小豆、白扁豆、茯苓洗淨。
2 將全部材料放入砂煲,加入適量水,煲約2小時至材料成熟,加精鹽調味即可。
【養生有道】
薏米具有除濕氣、健脾胃、利尿消炎的作用;扁豆具有清暑下氣、除濕等功效;藕能養陰清熱、治療食慾不振。此湯解暑利濕,是適合全家飲用的夏季湯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