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- 24節氣查詢 - 大寒吃啥,大寒養生吃什麼,大寒習俗吃什麼,大寒要吃什麼

大寒習俗吃什麼,大寒吃什麼好,大寒節氣養生食譜

大寒吃什麼傳統食物?這裡提供關於大寒的習俗,內容包括:大寒節氣習俗,大寒的由來和習俗,大寒應該吃什麼,大寒吃什麼養生,大寒吃什麼菜,大寒節氣食俗,大寒食俗菜品,大寒養生菜,大寒養生湯,大寒養生藥膳,大寒養生粥。

二十四節氣查詢:

大寒節氣食俗

按中國的風俗,特別是在鄉村,每到「大寒」,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、醃製年餚、準備年貨。

清代《真州竹枝詞引》記載:「醃肉雞魚鴨,曰年餚,煮以迎歲……」。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後,進入了「冬三月」的農閒季節,而隨著大寒的到來,冬季農閒接近尾聲,人們在準備醃魚、臘肉之時,已經隱隱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。南方的人們則習慣在此時製作蘿蔔糕等傳統食物,用以迎接新春的到來。

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,冬季進補已是人們長期以來的習慣,所以古有「大寒大寒,防風御寒,早喝人參、黃芪酒,晚服杞菊地黃丸」的說法。可見大寒時節人們對進補的重視。

大寒食俗菜品

◎ 醃臘肉

材料:新鮮肋條肉1000 克。

調味料:硝酸鈉1 克,白糖、醬油各40 克,精鹽、高粱酒各20 克。

做法:

1 將新鮮的豬肋條肉去骨後切成寬約2厘米、長約40厘米的條形肉,在上端刺一個小洞,便於醃製後穿繩懸掛;用溫水洗淨表面的浮油,瀝干水分。

2 將肋條肉浸入用上述調味料混合均勻的配料中,醃製6~8小時,取出穿繩掛於竹竿上。

3 將醃製後的肉掛入烘房內,用炭火加熱,溫度控制在50~55℃;肉條經2 天左右烘烤後即成為臘肉成品。

註:如不用炭火烤,白天可在日光下曝曬,晚上移至室內,連續曝曬直到表面出油為止。




◎ 蘿蔔糕

材料:黏米粉400克,白蘿蔔、瘦肉、臘腸各100克,火腿50克,蝦米35克。

調味料:薑末、蒜末、蔥末、芹菜末各少許,精鹽、白糖各適量。

做法:

1 白蘿蔔洗淨去皮,切成細絲;蝦米洗淨浸泡至軟;火腿、瘦肉、臘腸洗淨切細粒。
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爆香薑末、蒜末、蝦米,放入蘿蔔絲、火腿粒、瘦肉粒、臘腸粒及精鹽、白糖,煮至蘿蔔絲熟軟。

3 黏米粉用冷水攪成粉漿,加入蘿蔔絲中攪拌均勻,和成團,放入蒸籠內大火蒸約40分鐘,將蔥末及芹菜末撒於上面再蒸約1 分鐘取出即可。食時切成片,下熱油鍋煎至熱透即可。

大寒養生菜

◎ 圓白菜鮮蝦卷

材料:圓白菜葉3 片,蝦仁50 克,胡蘿蔔、芹菜、綠豆芽各30 克。

調味料:料酒10克,精鹽適量,澱粉、香油各少許。

做法:

1 將圓白菜葉洗淨,用開水焯軟;綠豆芽洗淨焯水;胡蘿蔔、芹菜切絲;將少許澱粉調成糊。

2 蝦仁洗淨,去掉泥腸,剁碎,用精鹽、料酒、剩餘澱粉醃約10分鐘。

3 將圓白菜葉鋪平,放上蝦仁、胡蘿蔔絲、芹菜絲、綠豆芽,淋上少許香油,將菜葉邊緣塗上少許澱粉糊,捲起包好,碼在盤中,上蒸鍋蒸熟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蝦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。蝦的肉質細嫩,容易消化吸收,適合病人、老年人食用。




◎ 三鮮蠣黃

材料:牡蠣500 克,冬筍100 克,水髮香菇、火腿各50 克。

調味料:料酒15 克,雞蛋清1 個,高湯、水澱粉各20克,精鹽適量,味精、香油各少許。

做法:

1 將牡蠣去殼取肉,洗淨,切成兩刀一斷的片,加入料酒、雞蛋清、部分精鹽、少許水澱粉拌勻;冬筍、香菇、火腿洗淨切片。

2 用味精、高湯、部分香油、剩餘精鹽、剩餘水澱粉調成鹹鮮味汁。

3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牡蠣肉滑散,再放入冬筍片、香菇片、火腿片翻炒至熟,倒入鹹鮮味汁,待汁收濃,淋入剩餘香油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牡蠣可以作為肝炎、結核、心血管系統疾病、老年智力衰退、腫瘤等症的輔助食療佳品。食用牡蠣有助於使機體各系統功能進入最佳運行狀態,並可加速病體康復,防老抗衰。




◎ 魚香白菜

材料:嫩白菜幫250 克。

調味料:醬油10 克,醋8 克,白糖6克,料酒、蔥末、薑末、蒜末各5 克,豆瓣醬4 克,精鹽、水澱粉各適量。

做法:

1 白菜幫洗淨,切菱形塊。

2 將醬油、醋、白糖、料酒、蔥末、薑末、蒜末、精鹽、水澱粉放入碗中,拌成調味汁。

3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加入豆瓣醬煸炒出香味,放入白菜塊,不停翻炒,炒熟後將調好的汁倒入鍋中,翻炒均勻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白菜所含的營養成分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,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。中醫認為白菜性質偏寒,可以平衡體內的燥熱之火。適合老年人冬季食用。




◎ 牛肉南瓜盅

材料:南瓜1 個(約1000 克),牛肉200 克。

調味料:雞蛋清1個,腐乳、姜粉、咖喱粉各5 克,大蒜粉3 克,白胡椒粉少許,料酒10 克,精鹽適量。

做法:

1 將牛肉洗淨,橫絲切成薄片,加入料酒醃約10分鐘,放入大蒜粉、姜粉、白胡椒粉、咖喱粉再醃約10分鐘。

2 把雞蛋清倒入牛肉裡,攪拌均勻,包上保鮮膜放入微波爐中,用高火加熱5分鐘,取出後放入搗碎腐乳拌勻,包好後再放入微波爐裡加熱5 分鐘。

3 南瓜洗淨,切開頂端,挖去瓜瓤,把牛肉片放入南瓜裡,放入適量精鹽拌勻,蓋上南瓜蓋,上鍋大火蒸約20 分鐘至熟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南瓜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鈷和果膠。鈷是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所必需的微量元素;果膠則可延緩腸道對糖和脂質吸收。多食南瓜可有效防治高血壓、糖尿病及肝臟病變,提高人體免疫能力。




◎ 花椒嫩醉雞

材料:嫩光雞1 只(約1000 克)。

調味料:花椒50 克,精鹽適量,料酒30克,姜、干蔥頭各10克,香油少許。

做法:

1 將雞洗淨,瀝干;姜切成大片。

2 鍋置火上燒熱,放入精鹽炒燙,再放入花椒炒出香味,盛起。

3 用炒過的花椒鹽擦遍雞身及內腔,用保鮮膜包緊,放在冰箱冷藏室內醃製一日。

4 將雞取出沖淨,將薑片、干蔥頭放入雞腹內,以料酒擦勻雞身。

5 把雞放入深盤中,上鍋隔水蒸約25 分鐘至熟,取出冷卻後抹上香油,斬成塊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花椒氣味芳香,可以除腥氣,改變口感,能促進唾液分泌,增加食慾還能使血管擴張,從而能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。中醫認為,花椒有芳香健胃、溫中散寒、除濕止痛、殺蟲解毒、止癢解腥之功效。




◎ 桃杞雞卷

材料:雞脯肉300 克,核桃仁100 克,枸杞子50 克。

調味料:香油、料酒各30克,薑片15克,蔥花20 克,精鹽、滷汁各適量。

做法:

1 核桃仁洗淨瀝干,用小火炸熟;枸杞子洗淨。

2 雞脯肉洗淨切大片,用精鹽、料酒、蔥花、薑片醃約3 小時。

3 把雞肉片放於案板上擺平,放上枸杞子、核桃仁,捲成筒狀,用棉線纏緊。

4 鍋置火上,倒入滷汁燒沸,放入雞卷,小火煨煮約40 分鐘至熟,撈出待涼,解去棉線,刷上香油,切成約2 厘米厚的圓片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常食核桃既能強健身體,又能延緩衰老,增強記憶力。核桃仁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可降低血脂。

大寒養生湯

◎ 苦瓜魚片湯

材料:苦瓜、草魚肉各100 克,胡蘿蔔20 克,雞腿菇15 克。

調味料:精鹽3 克,高湯100 克,味精、料酒、胡椒粉、薑片各適量。

做法:

1 苦瓜洗淨切片;草魚肉洗淨切片;胡蘿蔔去皮洗淨切片;雞腿菇洗淨切絲。

2 鍋置火上,放水燒開,放入苦瓜片、胡蘿蔔片略微汆燙後撈出。

3 另起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爆香薑片,放入雞腿菇絲略炒,倒入高湯、適量清水及料酒,中火煮沸,再放入苦瓜片、胡蘿蔔片、魚片,加入精鹽、味精、胡椒粉,煮熟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苦瓜性寒味甘苦,具有清心明目的作用。此湯有降低血糖和血脂的功效。




◎ 參芪豬肉湯

材料:豬瘦肉200 克,黃芪、黨參各30 克。

調味料:精鹽適量。

做法:

1 豬瘦肉洗淨切塊;黨參洗淨切片;黃芪洗淨切段。

2 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,放入豬肉塊、黃芪段、黨參片,小火燉熟後,加精鹽調味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本膳具有健脾補氣、補精強壯的功效。適於脾肺兩虛、頭暈、氣短、動則汗出、語聲低微、倦怠乏力者食用。




◎ 玉米煲牛腩湯

材料:玉米300 克,牛腩250 克,白蘿蔔100 克,紅棗10 克。

調味料:牛肉湯100克,精鹽5克,味精、料酒、胡椒粉、薑片各適量。

做法:

1 玉米洗淨切段;牛腩洗淨切厚片;紅棗洗淨;白蘿蔔去皮洗淨切塊。

2 鍋置火上,放水燒開,放入牛腩塊汆燙盡血水撈起。

3 另取砂鍋置火上,倒入牛肉湯、適量清水、料酒,煮滾後放入所有材料及薑片,加蓋用小火煲約3 小時,再加精鹽、胡椒粉、味精調味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牛腩具有溫補性質,補中益氣,對病後體虛者有很好的補益作用。




◎ 瘦肉五仁湯

材料:豬裡脊肉200 克,杏仁、松子仁、枸杞子、花生仁各10粒,核桃仁2 個。

調味料:澱粉、料酒、精鹽、高湯各適量。

做法:

1 豬裡脊肉洗淨,切成寬片,用澱粉、料酒、部分精鹽拌勻醃約10分鐘;所有果仁洗淨。

2 鍋置火上,放入高湯、豬肉片、杏仁、核桃仁、花生仁及松子仁,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,放入枸杞子煮約10 分鐘至全部材料成熟,加剩餘精鹽調味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豬肉脂肪含量稍高,是寒冷冬季裡重要的能量來源,尤其搭配堅果類種仁,抗寒性非常好,同時有潤膚、養發的功效;杏仁多放一些還能平衡火氣,潤燥靜心。




◎ 雞火白菜湯

材料:大白菜心250 克,熟雞肉、熟火腿各25 克。

調味料:精鹽3 克,味精、胡椒粉各1 克,雞湯750 克,香油少許。

做法:

1 大白菜心洗淨切塊,入沸水略焯,瀝水;熟雞肉、熟火腿切薄片。

2 鍋置火上,放油燒熱,放入白菜塊、火腿片、雞肉片略炒,加入雞湯、胡椒粉、精鹽、味精攪勻,煮熟後倒入湯碗,淋入香油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此湯具有益氣開胃、養血潤膚的功效。

大寒養生粥

◎ 白朮豬肚粥

材料:豬肚1 副,白朮30 克,粳米100 克。

調味料:薑片10 克,精鹽適量。

做法:

1 豬肚洗淨切塊,入沸水汆燙,撈出瀝干;白朮、粳米洗淨。

2 將白朮、薑片放入砂鍋,加水適量,煎取藥汁,棄去藥渣。

3 將粳米、豬肚塊放入鍋中,加入適量清水、藥汁,煮熟成粥,加精鹽調味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此粥補益脾胃。可用於脾胃虛弱、食慾不振、氣血不足者食療。




◎ 小銀魚鮮美粥

材料:小銀魚50 克,大米250 克。

調味料:雞湯1000 克,精鹽、蔥花、胡椒粉各適量。

做法:

1 小銀魚處理乾淨後洗淨;大米洗淨後用水浸泡約30 分鐘。

2 鍋置火上,放入雞湯、大米與小銀魚,大火煮開後轉小火,熬煮至米爛粥稠,加精鹽、胡椒粉調味,撒上蔥花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小銀魚無鱗、無刺、無骨,含有豐富的鈣質、蛋白質、磷、鐵等,用來煮粥是又省事又營養的材料。




◎ 金橘糯米粥

材料:小金橘2 個,火腿30 克,糯米250 克。

調味料:冰糖適量。

做法:

1 金橘洗淨,對半切開;火腿洗淨切丁;糯米洗淨後用水浸泡約1小時。

2 鍋置火上,放入清水、糯米、火腿丁,大火煮開後改小火慢慢熬煮至米爛粥稠,加入冰糖、金橘後再煮5 分鐘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金橘對防止血管破裂,減少毛細血管脆性,減緩血管硬化有良好的作用,還能對血壓產生雙向調節,平衡高低,堪稱是血壓的天然天平。

大寒養生藥膳

◎ 葛根蕃薯防寒湯

材料:蕃薯1 個,葛根50 克。

調味料:紅糖適量。

做法:

1 蕃薯洗淨,去皮切塊;葛根洗淨。

2 鍋置火上,放水燒開,放入葛根、蕃薯塊,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約40 分鐘,熄火,用細紗布濾掉湯渣,加適量紅糖調味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葛根在冬季可預防感冒,對傷寒、中風、頭痛都有療效;蕃薯則稱得上是冬季最溫暖的食物,多吃可以抑制膽固醇的沉積,保持血管柔軟富有彈性,順暢輸送血液。




◎ 山藥燉豬肘

材料:豬肘子1 個,山藥、黨參各30克,紅棗8 個。

調味料:薑片、蔥段、精鹽、味精、胡椒粉、料酒各適量。

做法:

1 山藥去皮,入清水中浸泡24小時,洗淨切薄片;黨參用水浸泡24 小時,去皮洗淨,切小段;紅棗洗淨去核;豬肘子去毛、去骨,用沸水汆燙去血水,再剁成塊狀。

2 將豬肘子塊、山藥片、紅棗、黨參段、薑片、蔥段、料酒放入燉鍋內,加入清水適量,置大火上燒開,再改小火燉熟,加入精鹽、味精、胡椒粉調味即可。

【養生有道】

此菜補脾胃,益氣血。

詩詞歌賦文檔
在線說文解字
黃歷日期查詢
健康自查資料